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CN202180028949.0在审
  • 松下明生;松井太佑;河野谦司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21-04-22 - 2022-12-16 - H01L51/44
  • 太阳能电池(100)依次具备第1基板(1)、第1空穴传输层(2)、第1光电转换层(3)及第2光电转换层(5)。第1光电转换层(3)包含钙钛矿型化合物。第2光电转换层(5)包含光电转换材料。所述钙钛矿型化合物的带隙大于所述光电转换材料的带隙。对于第1光电转换层(3)的吸收波长,第1空穴传输层(2)的折射率nA满足以下的关系式(1)。关系式(1):所述第1基板的折射率≤nA≤所述第1光电转换层的折射率。进而,对于第1光电转换层(3)的透射波长且第2光电转换层(5)的吸收波长,第1空穴传输层(2)的折射率nB满足以下的关系式(2)。关系式(2):所述第1基板的折射率≤nB≤所述第1光电转换层的折射率。
  • 太阳能电池
  • [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CN202080070465.8在审
  • 楠本将平;河野谦司;横山智康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20-07-03 - 2022-05-27 - H01L51/42
  • 本公开的太阳能电池(100)具有:第1电极(7);第2电极(2);设置于第1电极(7)和第2电极(2)之间的光电转换层(5);和设置于第1电极(7)和光电转换层(5)之间的空穴传输层(6)。选自第1电极(7)和第2电极(2)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具有透光性。光电转换层(5)含有由1价阳离子、2价阳离子和卤素阴离子构成的钙钛矿化合物。1价阳离子含有选自甲脒鎓阳离子和甲基铵阳离子中的至少一种。2价阳离子含有Sn阳离子。卤素阴离子含有碘化物离子。空穴传输层含有4,4′,4″‑三[9,9‑二甲基‑2‑芴基(4‑甲氧基苯基)氨基]三苯胺。
  • 太阳能电池
  • [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CN202080071775.1在审
  • 松井太佑;河野谦司;松下明生;平冈牧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20-11-19 - 2022-05-27 - H01L51/42
  • 太阳能电池(100)具备基板(1)、第1电极(6)、空穴输送层(5)那样的载流子输送层、第1光电转换层(3)及覆盖层(4)。第1光电转换层被设置于第1电极(6)与基板(1)之间。基板(1)具有第1主面及第2主面,该第2主面具有凹凸结构。第1光电转换层(3)具有第1主面及第2主面,该第1主面及第2主面具有凹凸结构。覆盖层(4)具有第1主面及第2主面,该第1主面及第2主面具有凹凸结构。基板(1)的第2主面面向第1光电转换层(3)的第1主面。第1光电转换层(3)的第2主面面向覆盖层(4)的第1主面。覆盖层(4)的第2主面与载流子输送层相接触。第1光电转换层(3)含有钙钛矿化合物。覆盖层(4)含有碳数为6以上、并且包含铵阳离子的化合物。
  • 太阳能电池
  • [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CN202080071777.0在审
  • 河野谦司;松井太佑;松下明生;平冈牧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20-07-10 - 2022-05-27 - H01L51/44
  •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100)具备基板(1)、第1电极(6)、电子输送层(2)、第1光电转换层(3)及覆盖层(5)。第1光电转换层(3)被设置于第1电极(6)与基板(1)之间。基板(1)具有第1主面及第2主面,该第2主面具有凹凸结构。电子输送层(2)具有第1主面及第2主面,该第1主面及第2主面具有凹凸结构。第1光电转换层(3)具有第1主面及第2主面。基板(1)的第2主面面向电子输送层(2)的第1主面。电子输送层(2)的第2主面面向第1光电转换层(3)的第1主面。电子输送层(2)的第2主面具有未被第1光电转换层(3)覆盖的第1区域(21)、和被第1光电转换层(3)覆盖的第2区域(22)。第1光电转换层(3)含有钙钛矿化合物。第1区域(21)被覆盖层(5)覆盖。覆盖层(5)含有氧化物半导体。
  • 太阳能电池
  • [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CN201980081695.1在审
  • 宮本唯未;河野谦司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9-08-01 - 2021-07-23 - H01L51/44
  • 本申请的太阳能电池具备: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6);设置于第一电极(2)及第二电极(6)之间的光电转换层(4);及设置于第一电极(2)及光电转换层(4)之间的电子输送层(3)。选自第一电极(2)及第二电极(6)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具有透光性。光电转换层(4)含有由1价的阳离子、Sn阳离子及卤素阴离子形成的钙钛矿化合物。电子输送层(3)含有多孔质的TiZnO3
  • 太阳能电池
  • [发明专利]有机太阳能电池-CN201080052461.3无效
  • 河野谦司;安达千波矢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 2010-11-24 - 2012-08-22 - H01L51/42
  • 公开了一种具有延长的寿命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该有机太阳能电池包括:收集空穴的第一电极、收集电子的第二电极、插入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包括电子施主半导体和电子受主半导体的混合层、以及插入所述混合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在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可以提高混合层与第二电极之间的二者界面处的附着性。因此,可防止为了发电而在混合层中吸收光时所产生的电荷的积累,并且使电荷能够高效地传输到第二电极,使得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寿命延长。
  • 有机太阳能电池
  • [发明专利]面发光体-CN200880010419.8有效
  • 伊藤宜弘;山木健之;井出伸弘;河野谦司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08-03-31 - 2010-02-10 - H05B33/02
  • 面发光体包括透光性基材(1),和形成在透光性基材(1)表面的光散射层(2),和形成在光散射层(2)表面的、通过光或电能发光的、有机或无机的发光体(3);在所述面发光体中,提高光到外部的提取效率。光散射层(2)包含粘合料(4)以及2种填充材料(5,6);在设粘合料(4)的折射率为Nb,2种填充材料(5,6)中一种的折射率为Nf1,另一种的折射率为Nf2时,满足Nf2>Nb>Nf1的关系。由于光散射层(2)包含2种填充材料(5,6),因此从光散射层(2)射向透光性基材(1)时的临界角发生变化,到透光性基材(1)的光入射率变高,光到外部的提取效率变得更高。
  • 发光体
  • [发明专利]有机发电装置-CN200680027621.2无效
  • 河野谦司;伊藤宜弘;菰田卓哉;阪井淳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06-07-26 - 2008-07-30 - H01L51/4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电装置,其通过接收光而产生电力。该有机发电装置包括正极(2)和负极(3),其中至少一个电极为透明的;还包括发电层(1),其由电子施主材料和空穴施主材料的混合物形成并通过接收光产生电力,且放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并且包括无机层(4),其功函数大于正极的功函数,且放置在发电层和正极之间;由此能够提高发电层分离电荷的效率,从而得到高效且寿命长的有机发电装置。
  • 有机发电装置
  • [发明专利]多层有机太阳能电池-CN200680007095.3无效
  • 河野谦司;伊藤宜弘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06-03-03 - 2008-02-27 - H01L3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有机太阳能电池,其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粘结层(3)设置在第一发电层(1)和第二发电层(2)之间。该结构通过在含有施主材料和受主材料的有机化合物溶液形成的第一发电层(1)上形成粘结层(3),然后在粘结层(3)上涂覆含有施主材料和受主材料的有机化合物溶液形成的第二发电层(2)而形成。粘结层(3)由透光氧化物或透光氮化物组成。有这样的结构,当通过溶液涂覆形成第二发电层(2)时,粘结层(3)避免了形成第二发电层(2)的溶液中的溶剂渗透到第一发电层(1)中,因而避免了由于该溶剂作用对第一发电层的结构造成破坏或使其功能恶化。
  • 多层有机太阳能电池
  • [发明专利]气凝胶基板及其制造方法-CN00802504.5无效
  • 横川弘;横山胜;椿健治;河野谦司;园田健二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00-11-09 - 2002-02-13 - B32B9/00
  • 提供一种可用作导电性基板、绝热性基板、光导基板、发光元件用基板或发光元件等的气凝胶基板。该气凝胶基板的特征在于包含功能性层和气凝胶层,在功能性层与气凝胶层之间夹着可使功能性层均匀形成的中间层。该中间层通过气相法、L-B法或无机层状化合物的吸附等而形成于气凝胶层的至少一个表面,或者通过对气凝胶层的至少一个表面进行亲水化处理、再涂布水性涂液后干燥而形成,也可通过将气凝胶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加热、退火处理而形成,还可通过对气凝胶层的至少一个表面进行亲水化处理而形成。
  • 凝胶及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