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力觉传感器-CN201880001982.2有效
  • 冈田和广;冈田美穂;江良聪 - 三角力量管理株式会社
  • 2018-01-09 - 2022-08-12 - G01L5/16
  • 一种力觉传感器,具备:变形体,具有受力部和固定部;位移体,通过在变形体产生的弹性变形而产生位移;以及检测电路,基于在位移体产生的位移来检测所作用的力,变形体具有:偏斜部,配置在受力部与固定部之间;第一变形部,连接受力部和偏斜部;以及第二变形部,连接固定部和偏斜部,位移体具有连接到偏斜部、但与固定部分开的位移部,检测电路具有配置于位移部的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检测电路基于第一位移传感器的检测值输出表示所作用的力的第一电信号、且基于第二位移传感器的检测值输出表示所作用的力的第二电信号,并基于该第一电信号和该第二电信号判定力的检测是否正常地进行。
  • 传感器
  • [发明专利]发电元件-CN201911298864.5有效
  • 冈田和广;江良聪;冈田美穗 - 三角力量管理株式会社
  • 2014-05-15 - 2021-09-28 - H02N2/18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包括各种方向分量的振动能量转换成电能而没有浪费来增强发电效率。形成悬臂结构,其中,板状桥梁部(20)从固定部(10)延伸出,并且重锤体(30)连接至所述板状桥梁部的端部。在所述悬臂结构的上表面上,形成共同下层电极(E0)、层状压电元件(50)以及各个上层电极(E11到E23)。由于由所述重锤体(30)的Z轴方向振动造成的挠曲,使得设置在所述板状桥梁部上的所述上层电极提取在所述压电元件(50)内生成的电荷。由于由所述重锤体(30)的X轴方向振动造成的挠曲,使得设置在所述板状桥梁部的中心线(Y)的两侧上的所述上层电极(E11、E13、E21、E23)提取在所述压电元件(50)内生成的电荷。
  • 发电元件
  • [发明专利]发电元件-CN201811057383.0有效
  • 冈田和广;江良聪;冈田美穗 - 三角力量管理株式会社
  • 2014-05-15 - 2021-02-12 - H02N2/18
  • 提供发电元件,将振动能量转换成电能而没有浪费来增强发电效率。形成悬臂结构,其中,柔性部件从固定部延伸出,重锤体连接至柔性部件的前端部。在悬臂结构的上表面上,形成共同下层电极、层状压电元件以及上层电极组。当在柔性部件上定义沿长边方向轴的中心线时,上层电极组至少具有前端部右侧、前端部左侧、根部端右侧、根部端左侧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层电极。当重锤体在与柔性部件的板面平行且与中心线正交的第一轴方向上振动时,在第一、第三上层电极和第二、第四上层电极之间产生相反的极性的电荷,当重锤体在与柔性部件的板面垂直的第二轴方向上振动时,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层电极上产生相同极性的电荷。
  • 发电元件
  • [发明专利]力觉传感器-CN201810743081.2有效
  • 冈田和广;江良聪;冈田美穂 - 三角力量管理株式会社
  • 2018-07-06 - 2020-12-11 - G01L1/14
  • 本发明提供力觉传感器,在静电电容型力觉传感器中价格低且灵敏度高、并且不易受到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共态噪声的影响。力觉传感器(100c)包括:变形体(10),具有受力部(14)和固定部(15);位移体(20),连接到变形体,通过在变形体产生的弹性变形而产生位移;以及检测电路(40),基于在位移体产生的位移来检测作用的力。变形体包括具有长边方向(l)并配置在受力部与固定部之间的偏斜部(13),位移体具有连接到偏斜部并因偏斜部的偏斜而位移的位移部(D1、D2)。检测电路具有配置于位移部的电容元件(C1、C2),并基于电容元件的静电电容值的变动量来检测作用的力。
  • 传感器
  • [发明专利]发电元件-CN201780003286.0有效
  • 冈田和广;冈田美穂;江良聪 - 三角力量管理株式会社
  • 2017-07-26 - 2020-10-09 - H02N2/18
  • 本发明的发电元件具备:支承框体,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框状;振动体,设置于支承框体的内侧;第一桥梁部和第二桥梁部,使振动体支承于支承框体;以及电荷产生元件,在振动体位移时产生电荷。支承框体具有:第一框体部分,相对于振动体配置于第一侧;以及第二框体部分,相对于振动体配置于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第一桥梁部连结振动体和第一框体部分,第二桥梁部连结振动体和第二框体部分。
  • 发电元件
  • [发明专利]发电元件-CN201480048632.3有效
  • 冈田和广;江良聪;冈田美穗 - 三角力量管理株式会社
  • 2014-05-15 - 2020-02-21 - H02N2/18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包括各种方向分量的振动能量转换成电能而没有浪费来增强发电效率。形成悬臂结构,其中,板状桥梁部(20)从固定部(10)延伸出,并且重锤体(30)连接至所述板状桥梁部的端部。在所述悬臂结构的上表面上,形成共同下层电极(E0)、层状压电元件(50)以及各个上层电极(E11到E23)。由于由所述重锤体(30)的Z轴方向振动造成的挠曲,使得设置在所述板状桥梁部上的所述上层电极提取在所述压电元件(50)内生成的电荷。由于由所述重锤体(30)的X轴方向振动造成的挠曲,使得设置在所述板状桥梁部的中心线(Y)的两侧上的所述上层电极(E11、E13、E21、E23)提取在所述压电元件(50)内生成的电荷。
  • 发电元件
  • [发明专利]力矩传感器-CN201680044204.2有效
  • 冈田和广;江良聪;长本展博;上宇都敬仁;秋叶一人 - 三力管理株式会社;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2016-07-21 - 2019-05-28 - G01L3/14
  • 将Z轴作为中心轴线,按照从内侧向外侧的顺序配置有内侧支承体(110)、检测用变形体(120)和环状的外侧支承体(130)。检测用变形体(120)的内侧支承点(P1、P2)近旁的内侧面利用内侧连接构件(141、142)与内侧支承体(110)的外侧面相连接,检测用变形体(120)的外侧支承点(Q1、Q2)近旁的外侧面利用外侧连接构件(151、152)与外侧支承体(130)的内侧面相连接。当在固定了内侧支承体(110)的状态下顺时针方向的力矩作用于外侧支承体(130)时,检测部(121、123)向外侧位移,检测部(122、124)向内侧位移。对这些构件的位移进行电检测,来作为由对置电极(E11‑F11、E12‑F12、E13‑F13、E14‑F14)构成的4组电容元件的静电电容值的变化。
  • 力矩传感器
  • [发明专利]力传感器-CN201380003523.5有效
  • 冈田和广;江良聪;冈田美穗 - 株式会社和广
  • 2013-07-17 - 2015-01-07 - G01L1/14
  • 圆柱环形检测器(130)被配置在固定在支撑基板(210)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分上的柱状体(110)的外周。柱状体(110)和环形检测器(130)之间的空间由薄的柔性连接部件(120)(隔膜)连接。垫圈形绝缘基板(300)被配置在支撑基板(210)的上表面,单独的固定电极(E1至E5)形成于其上表面上,且它们与由环形检测器(130)的下表面组成的位移电极一起构成电容元件。在环形检测器(130)上施加外力时,柔性连接部件(120)挠曲从而引起位移,这被检测为电容元件的电容值的变化。环形检测器(130)的外周部分的上部分构成向外部突出的外部突出部(140)。在外部突出部(140)的下部分的下面,安装了从支撑基板(210)的上表面的外周部分向上突出的位移控制部(220)。环形检测器(130)的位移被限制在在突出部(140)和位移控制部(220)之间形成的垂直间隙(Sz)和横向间隙(Sr)的范围内。
  • 传感器
  • [发明专利]新鲜度传感器-CN200680038552.5无效
  • 佐鸟新;江良聪;上野宗一郎;三浦理惠 - 佐鸟新
  • 2006-10-11 - 2008-10-22 - G01N21/27
  • 对于随时间损失新鲜度的测量对象A,新鲜度传感器装置S1具有:用来自测量对象A的反射光形成光谱的分光器2、将来自分光器2的反射光谱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元件3、将来自图像元件3的电信号转换为反射光谱的测量数据的中央控制装置4、以及将先前获得的测量对象A的反射光谱的测量数据存储为标准数据的存储装置5。在中央控制装置4中基于测量数据和标准数据的比较来确定测量对象A的新鲜度。因此,新鲜度传感器装置S1可以被用于非破坏性的、实时的新鲜度确定,并且被应用于整个的检验。
  • 新鲜传感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