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CN202310093595.9在审
  • 陈泓;杜家坤;江枭枭;李目武;李钰怀;邵发科;占文锋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2-03 - 2023-05-12 - H01M4/88
  • 本申请的实施例揭示了一种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承载有不同贵金属担载量的催化剂浆液覆在质子交换膜表面,得到负载有催化剂层的质子交换膜;其中,负载有催化剂层的质子交换膜中对应双极板的脊位置的贵金属担载量大于对应双极板的沟槽位置的贵金属担载量;将负载有催化剂层的质子交换膜与碳纸进行热压,制备得到膜电极。本申请灵活高效利用催化剂中的贵金属,使得负载有催化剂层的质子交换膜中对应双极板的脊位置的贵金属担载量大于对应双极板的沟槽位置的贵金属担载量,以增加对应脊位置处的电流密度,从而平衡整个膜电极的电流密度,使得膜电极在使用过程中电流密度更加均匀。
  • 一种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氢气加注控制方法及系统-CN202010198876.7有效
  • 陈思源;李想;余俊良;周飞鲲;李剑铮;李目武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3-19 - 2022-10-04 - F17C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气加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方法包括实时检测所述待加氢储氢罐内的罐内温度和罐内压力;开启所述待加氢储氢罐的进气阀门,并控制氢气输入所述待加氢储氢罐内的加氢速率提升至预设的最高速率;当检测到所述加氢速率达到所述预设的最高速率时,控制所述加氢速率降低至预设的平稳速率;当检测到所述加氢速率达到所述预设的平稳速率时,控制所述加氢速率保持为所述预设的平稳速率;当所述罐内压力达到目标充氢压力时,关闭所述进气阀门。本发明能够在确保加氢过程的储氢罐压力和温度不超过安全阈值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加氢速率和缩短氢气加注时间,以达到快速、安全、低成本加氢的目的。
  • 一种氢气加注控制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碳/碳复合材料、燃料电池双极板、燃料电池及制备方法-CN202010190267.7在审
  • 钱秀洋;许永亮;周飞鲲;田冬伟;洪绍景;李目武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3-18 - 2021-10-12 - H01M8/0213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碳复合材料、燃料电池双极板、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连续的碳纤维织物浸渍于热固性树脂中,固化成型,然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碳化处理,再进行致密化浸渍,并进行碳化处理,得到致密化的碳/碳复合材料;将致密化的碳/碳复合材料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最终的碳/碳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连续的碳纤维为增强材料,以热固性树脂为粘合剂,通过固化‑碳化‑致密化浸渍‑再碳化‑石墨化工艺,既可以大大提升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含量,充分发挥碳纤维高强高模的机械性能,又保证其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该复合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导电性、导热性以及机械性能均有要求的技术领域。
  • 复合材料燃料电池极板制备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巡检系统-CN202020941200.8有效
  • 余俊良;袁述;周飞鲲;钱秀洋;李目武;姜有越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5-28 - 2020-12-01 - H01M8/2475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巡检系统,包括电堆壳体、燃料电池电堆、侧板和巡检模块,巡检模块通过连接结构固定于侧板与电堆壳体之间;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巡检模块的连接柱、设置于侧板上的第一U形孔以及插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燃料电池巡检系统,将巡检模块设置于电堆壳体的内侧,位于侧板与电堆壳体之间,利用电堆壳体的金属壳体将其电路板与燃料电池电堆之间产生的高压电磁辐射进行隔离,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同时该金属壳体又将巡检模块和燃料电池电堆包裹,从最大程度上减弱了整个燃料电池汽车中其他的高压电器件对于巡检模块的电磁干扰,保证了巡检模块具有一个良好的电磁环境。
  • 一种燃料电池巡检系统
  • [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组装用固定部件及组装装置-CN201711498425.X有效
  • 曾嘉年;黄鑫;李目武;李倩倩;何勇 - 东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
  • 2017-12-28 - 2020-11-13 - H01M8/24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装用固定部件,包括固定底座和至少两个固定柱,固定柱与固定底座形成用于固定燃料电池的固定区,固定柱一端与固定底座位置可调且可拆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燃料电池组装用固定部件,固定柱和固定底座位置可调且可拆卸连接。在组装过程中,根据不同型号燃料电池的尺寸大小,调节固定柱与固定底座的相对位置,改变固定区的区域大小,满足不同燃料电池的组装要求。本发明提供的燃料电池组装用固定部件,无需重新设计结构,既可实现对不同型号燃料电池的固定,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组装效率高,对满足不同型号的燃料电池的组装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装装置。
  • 燃料电池组装固定部件装置
  • [实用新型]连接装置及汽车-CN202020165525.1有效
  • 田冬伟;许永亮;郭温文;李目武;余俊良;袁述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2-12 - 2020-10-27 - B62D65/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及汽车,连接装置包括车身底座、定位销和锁紧组件;定位销设于车身底座上,并用于插入燃料电池模块的底部定位孔;锁紧组件包括限位结构和弹性件;限位结构转动连接于车身底座,限位结构的第一端用于抵接燃料电池模块的底部,限位结构的第二端设有限位凸起;弹性件连接于限位结构与车身底座之间,并用于复位限位结构。定位销与燃料电池模块的底部定位孔配合,限位结构能够在燃料电池模块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转动,以使限位凸起插入燃料电池模块的侧部定位孔,简化了装配流程,避免多次调整匹配,节省了燃料电池模块装配的时间和成本,增强了燃料电池模块装配的可靠性。
  • 连接装置汽车
  • [发明专利]氢氧燃料电池用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及氢氧燃料电池-CN201810189575.0有效
  • 闫志龙;李目武;曾嘉年;马传明 - 东莞众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3-08 - 2020-09-11 - H01M8/100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氧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催化剂浆料1和催化剂浆料2;S2.将催化剂浆料1喷涂于质子交换膜形成第一催化层;S3.在第一催化层表面喷涂催化剂浆料2形成第二催化层;其中,催化剂浆料1中催化剂1的贵金属含量高于催化剂浆料2中催化剂2的贵金属含量,制备催化剂浆料2中催化剂2与质子交换膜溶液的质量比低于制备催化剂浆料1中催化剂1与质子交换膜溶液的质量比,催化剂浆料2的喷涂速度高于催化剂浆料1,催化剂浆料2中的固含量低于催化剂浆料1。本发明制备的膜电极催化层具有成分和结构双重梯度,克服了氢氧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高、性能差和氢气、氧气、质子和电子在催化层内部传输不畅等问题。
  • 燃料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CN201811036125.4在审
  • 李目武;李剑铮;洪绍景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9-05 - 2020-03-13 - H01M4/86
  •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阴极催化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阴极内催化层、阴极中间催化层和阴极外催化层,由于阴极催化层中的碳含量从阴极内催化层、阴极中间催化层至阴极外催化层逐步增加,且碳颗粒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且分布均匀,因此使得阴极催化层中的孔隙率从阴极内催化层、阴极中间催化层至阴极外催化层逐步增大,以形成具有三层有序梯度化的阴极催化层,从而使得阴极催化层有利于及时排除反应过程中的生成水,以防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水淹,进而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性能和寿命,从而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 一种质子交换燃料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燃料电池密封组件及密封方法-CN201711495635.3在审
  • 马传明;曾嘉年;李目武;闫志龙 - 东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
  • 2017-12-28 - 2018-05-18 - H01M8/0271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和支撑结构,用于包含双极板、膜电极的燃料电池单体的密封,双极板设有密封槽,膜电极包含质子交换膜,密封件设置于密封槽内,支撑结构包含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上支撑结构的一端和下支撑结构的一端分别形成供与质子交换膜上顶面和下底面贴合的贴合区,上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下支撑结构的另一端粘合,形成供与密封件抵靠的密封区,本发明提供的燃料电池密封组件结构简单、生产难度系数低且密封效果好,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的密封方法。
  • 燃料电池密封组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泡沫金属‑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CN201510184553.1有效
  • 曾建皇;李目武 - 华南理工大学
  • 2015-04-17 - 2017-04-19 - H01M4/90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泡沫金属‑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将聚氨酯海绵基底进行前处理,然后将前处理后的聚氨酯海绵基底放入含金属元素的化学镀液中进行化学镀反应,烘干后得到聚氨酯海绵基底的泡沫金属催化剂;然后置于管式炉中,升温至500~550℃,通入氢气并保持0.5~2h;然后升温至600~800℃,通入乙炔混合气作为碳源,在泡沫金属催化剂表面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碳纳米材料得到。本发明制备的碳纳米纤维或碳纳米管在过渡金属催化剂表面原位生成,金属/碳界面结合密切,所制备的碳纳米纤维或碳纳米管分散性好,管径可控且均匀。
  • 一种泡沫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