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基于GPU的二维地震图像的快速缩放方法-CN201210312729.3有效
  • 姚兴苗;吴凡贤;胡光岷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2-08-29 - 2012-12-19 - G06T3/4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U的二维地震图像的快速缩放方法,通过将GPU加速的双立方插值算法引入到地震彩色图缩放的应用中,提升了缩放和交互效果;将CUDA和openGL互操作技术引入到彩色图缩放算法中,加速缩放后彩色图的显示;将数据分块技术应用到地震剖面彩色图显示中,能解决海量地震剖面数据的显示和缩放问题;具有双立方插值的最优效果,没有马赛克,边缘过渡平缓;保证了海量数据也能实时缩放,且缩放速度快;本发明算法的内存限制远比普通双三次方插值的内存限制小得多,适合用于处理大数据量的地震剖面图像。
  • 基于gpu二维地震图像快速缩放方法
  • [发明专利]大规模地震数据处理私有云环境下的网络打印系统-CN201210277025.7有效
  • 姚兴苗;蒋昌礼;胡光岷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2-08-06 - 2012-12-19 - G06F3/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地震数据处理私有云环境下的网络打印系统,包括数据库和分别与数据库进行通信的打印客户端节点、打印服务器节点和打印节点,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与打印相关的信息;打印客户端节点实现打印作业的生成和对打印作业的监控管理;打印服务器节点实现打印作业的解析和调度;打印节点执行打印;在打印客户端节点、打印服务器节点和打印节点上都运行着守护进程,用于底层通信支持、消息创建和解析及启动打印作业执行;打印客户端节点、打印服务器节点、打印节点和数据库之间的通信都是通过底层完成的。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充分利用了私有云的环境,使网络打印更快捷、高效、易管理。
  • 大规模地震数据处理私有环境网络打印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层位速度建模方法-CN201210279411.X有效
  • 姚兴苗;蔡元菲;胡光岷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2-08-08 - 2012-12-19 - G01V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位速度建模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导入样品点的坐标及属性值;计算实验变差函数;选取理论变差函数模型并进行拟合,得到三个轴上的变差函数;构造权重矩阵,将三个方向上的变差函数统一套合得到各向同性变差函数;求解克里金方程组,进行速度插值生成速度模型。本发明的层位速度建模方法采用Nelder-Mead算法进行拟合,可以处理大数量级的数据;该方案考虑了不同尺度上的变异,采用混合模型代替原有的单一模型,用几种单一的变差函数混合的方式来描述变异性,大大提高拟合精度;统一套合方法结构简单,可以解决三维空间中不同方向变差函数类型不同时的套合,适用于多种复杂变差函数组合,具有普适性。
  • 一种层位速度建模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中心扩散加倾角属性的三维地震层位自动追踪方法-CN201210299046.9有效
  • 姚兴苗;杨析儒;胡光岷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2-08-22 - 2012-12-12 - G01V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心扩散加倾角属性的三维地震层位自动追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调整种子点位置;数据初始化准备;利用种子点的倾角属性确定映射点的位置,在映射点的时窗范围内寻找振幅极大值点,在每个振幅极大值点周围取一段波形数据,和种子点的波形数据进行相关系数计算,然后找出相关系数最大的映射点,并计算该映射点和种子点的振幅比;如果振幅比小于等于设定的门限值,则将该映射点确定为追踪点。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利用中心扩散算法,有利于解决种子点提供不充分和种子点位置分布不均匀情况下,沿剖面追踪导致的层位大空洞;利用倾角属性在追踪平面的角度投影,更加精确了映射点的位置,提高了追踪的精确性效果。
  • 基于中心扩散倾角属性三维地震层位自动追踪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半监督分类的二维地震数据全层位追踪方法-CN201210311613.8无效
  • 钱峰;涂先见;姚兴苗;胡光岷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2-08-29 - 2012-12-12 - G06F1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监督分类的二维地震数据全层位追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查找极值点进行波形拟合,并对种子点进行设定;步骤二、通过基于半监督分类算法的特征选择算法获得最优化特征参数,同时获得对应的聚类效果;步骤三、再用步骤一标示的种子点自动标示聚类团属于具体哪一个层位。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将半监督分类引入到全层位追踪中,提高了追踪的精确性效果并且保证了效率;利用FSSCEM算法,对冗余特征进行了筛选,获得最优化特征参数。既能适应复杂地质环境又不需要人工干预,不需要像有监督分类一样需要标示大量训练样本,又通过少量种子点的预先设定,获得比聚类算法更高的分类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 基于监督分类二维地震数据层位追踪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流量估计方法-CN201210304104.2有效
  • 钱峰;连涛;姚兴苗;胡光岷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2-08-24 - 2012-11-28 - H04L12/5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流量估计方法,包括步骤:获取路由矩阵及链路负载;剔除获取的链路负载中部分已知OD对流量所占负载,并通过网络总节点及已知流量的OD对标记未知流量的OD对;利用LP算法估算获得的未知的OD对流量;用已知流量的OD对与估算出来的OD对流量对总的OD对进行重构;基于KPCA分簇对获得的未知流量的OD对进行插值;用插值出来的OD对流量对通过LP估算出来的OD对流量进行校正,得到最优解。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在已知部分OD对流量的情况下,对IP网络流量矩阵进行精确的估计,采用了KPCA分簇对缺失OD对进行插值,降低计算复杂度,可以用于处理大规模的TM。
  • 一种网络流量估计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流量矩阵的估计方法-CN201210299129.8有效
  • 钱峰;龙利雄;胡光岷;姚兴苗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2-08-22 - 2012-11-28 - H04L12/5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矩阵的估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规划方法和Zernike-Moment相结合的流量矩阵估计算法,在本发明方法中,由于采用了线性规划方法,通过目标函数的选择来代替先验信息,排除了模型对先验信息的敏感性。而Zernike-Moment方法的插值处理,解决了K-NN算法中不能解决的大量数据丢失的情况,而且排除了模型对丢失值的敏感性,同时也克服了输入信息中的噪声对估计结果的影响。而且Zernike-Moment方法还可以利用LP方法得到的流量矩阵估计值,以及流量矩阵数据之间的结构相似性、冗余信息、时空约束信息,来修正线性规划方法的结果,进一步提高了流量矩阵估计的准确度。
  • 一种流量矩阵估计方法
  • [发明专利]复杂空间曲面的拟合方法-CN201110215636.4有效
  • 姚兴苗;王莹;胡光岷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1-07-29 - 2011-10-19 - G06T17/0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空间曲面的拟合方法,通过将平面的断层投影拟合成空间中的断层面,利用断层信息作为约束条件对网格点进行插值,以消除断层对网格点插值的影响,解决了含有任意复杂断层(包括正断层和逆断层)的非连续曲面网格化问题,并通过矩形网格多重剖分的快速搜索算法实现快速网格化,可实现含有任意断层的复杂空间曲面拟合,该方法具有高效性。
  • 复杂空间曲面拟合方法
  • [发明专利]地震纸剖面解释层位快速数字化方法-CN201010582897.5有效
  • 何光明;姚兴苗;李忠;巫骏;陈爱萍;曹中林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2010-12-10 - 2011-06-15 - G01V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纸剖面解释层位快速数字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旧的地震纸剖面进行扫描获得光栅图像;打开地震纸剖面对应的地震数据,将扫描的地震纸剖面重叠定位在地震数据剖面上;参考地震纸剖面和地震数据剖面进行层位解释;解释完成后,撤销地震纸剖面,检查层位与地震数据剖面的对应的关系,对解释有误差的层位作微小的调整;将解释的层位数据导出,完成层位数字化工作。本发明将解释的纸剖面重叠在数字剖面上,纸剖面可以进行半透明显示,用户参照纸剖面上的层位和下面的数字剖面,方便用户将纸剖面输入计算机,重叠纸剖面后方便用户在计算机上参照纸剖面解释层位,便于用户进行层位导出。
  • 地震剖面解释层位快速数字化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