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的结构体-CN201180004686.6有效
  • 大森诚;吉冈邦彦;龙崇;铃木宪次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2011-07-08 - 2013-05-01 - H01M8/24
  • 内部形成有燃料气体流路(11)的、具有长度方向的平板状的支承基板(10)的上下表面,分别在长度方向、相距规定的间隔设置电气串联连接的多个发电元件部(A)。支承基板(10)的上下表面,在长度方向相距规定的间隔分别形成多个凹部(12)。各凹部(12)为周向封闭的四个侧壁和底壁所划分的长方体状凹陷。即,支承基板(10)中分别形成包围各凹部(12)的框体。在各凹部(12)埋设有对应的发电元件部(A)的燃料极(20),在各燃料极(20)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凹部(21b)埋设有对应的连接体(30)这样,提供一种“横条型”的燃料电池的结构体,当支承基板受到外力时支承基板不容易变形、且燃料极和电连接部之间的电子传导性较高。
  • 燃料电池结构
  • [发明专利]成型体以及成型体的制造方法-CN201180034845.7有效
  • 吉冈邦彦;金子公久;大森诚;铃木宪次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2011-06-23 - 2013-03-27 - B28B1/16
  • 在具有平面的第1成型模具的该平面上,设置第2成型模具,形成第1成型空间。第1成型空间内,填充含有第1原料粉体、分散剂以及凝胶剂的第1原料浆料,将该浆料成型·固化,在第1成型模具的平面上形成第1成型体部。在去除了第2成型模具且形成有第1成型体部的第1成型模具的平面上,设置第3成型模具,形成第2成型空间。第2成型空间内,填充含有与第1原料粉体的材料不同的第2原料粉体、分散剂以及凝胶剂的第2原料浆料,将该浆料成型·固化为与第1成型体部接触,在第1成型模具的平面上形成第2成型体部。由此,提供接合了材料不同的2种成型体部、2种成型体部接合面的接合强度高的成型体。
  • 成型以及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CN200880109439.0有效
  • 大桥玄章;井上正胜;伊神俊市;渡边敬一郎;吉冈邦彦;松本万晃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2008-09-30 - 2010-08-18 - B29C45/27
  • 一种成型模具(10),沿形成成型体(60)的空间即成型体对应部(28)的外周整个区域连通有浇口部(27),通过该浇口部(27)供给具有流动性和自行硬化性的成型用原料。如此,由于沿成型体对应部(28)的整个外周注入成型用原料,故与例如从成型体对应部(28)的一部分注入成型用原料的结构相比,死路部分更少,可进一步抑制成型体对应部(28)处的气泡残留。另外,由于浇口部(27)和排放部(35)形成为锐角,故当成型用原料产生硬化收缩时,利用硬化收缩来自然地分离成型体对应部(28)的成型体和浇口部(27)的固化体及排放部(35)的固化体。
  • 成型模具方法
  • [发明专利]接合用把持夹具、接合装置以及接合体的制造方法-CN200780037181.3无效
  • 吉冈邦彦;松本万晃;木村浩二;吉田信也;太田隆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2007-10-03 - 2009-09-02 - B28B11/00
  • 接合用把持夹具(20)利用滑块(30)从与接合方向正交的方向对成形体(50)施加固定力,若接合负载以上的负载作用于成形体(50)时,则可以由调节螺栓(24)调节成如成形体(50)被贯通孔(27)引导而向接合方向移动那样的固定力。这样,由于从与接合方向不同的方向对成形体(50)施加固定力,因此成形体(50)可以向接合方向移动,由于可以利用调节螺栓(24)调节固定力,因此可以调节接合负载对成形体(50)的作用和成形体(50)的移动。由于固定多个成形体(50)而将每个接合,因此在成形体(50)的尺寸上存在不均的场合等,若作用接合负载以上的负载,则各成形体(50)被移动部引导而移动,因此可以对多个成形体(50)整体作用更加均匀的接合负载。
  • 接合把持夹具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物体的通过检测装置-CN200710128139.4无效
  • 藤田修平;吉冈邦彦;大西孝生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2007-07-06 - 2008-01-16 - G01N29/11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体的通过检测装置,目的在于提高检测物体通过的S/N比。通过检测装置(300)构成为可检测特定空间(300a)内的物体(LD)的通过,并具备发送元件(310)、接收元件(320)以及遮蔽部件(330)。发送元件(310)具备振动发生源。接收元件(320)隔着特定空间(300a)配置在与发送元件(310)相对应的位置上。遮蔽部件(330)具有贯通孔(332),并配置为介于发送元件(310)和接收元件(320)之间。从发送元件(310)发出的振动通过贯通孔(332)以及物体(LD)的通过路径到达接收元件(320)。另一方面,在特定空间(300a)内反射后的振动的利用接收元件(320)的接收被遮蔽部件(330)抑制。
  • 物体通过检测装置
  • [发明专利]膜片结构体-CN200580043857.0无效
  • 七泷努;吉冈邦彦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2005-12-22 - 2007-12-05 - H01L41/09
  • 一种膜片结构体(1),具备形成至少一个开口部(2)的陶瓷基体(3)以及为向开口部(2)的相反一侧突出的凸形状并以覆盖开口部(2)的方式与陶瓷基体(3)烧结成一体而配置的由陶瓷所构成的较薄的膜片部(4)。开口部(2)的开口形状是其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个前端部(5)为曲线形状且具有开口宽度向前端部(5)逐渐变窄的由曲线或直线构成的锥形部(6)的形状,膜片部(4)的与锥形部(6)对应的部分的形状是突出高度朝向前端部(5)逐渐降低的形状。
  • 膜片结构
  • [发明专利]压电/电致伸缩器件-CN200510116917.9无效
  • 七泷努;吉冈邦彦;山口浩文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2005-10-25 - 2006-05-31 - H01L41/09
  • 提供一种压电/电致伸缩器件,可以有效防止薄壁膜片部的振动的衰减,维持高变位,同时应答性好且可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检测,其具有:具有厚壁部11和薄壁膜片部12的陶瓷基体1;和具有包含下部电极21、压电/电致伸缩膜22和上部电极23的分层结构的压电/电致伸缩元件2;并构成为与压电/电致伸缩元件2的驱动联动,陶瓷基体1的薄壁膜片部12振动;另外,构成为满足下述(A)~(C)规定的形状和尺寸关系:(A)薄壁膜片部的形状,是朝外方凸出的拱形,且拱形的朝外方的突出量是5~50μm;(B)薄壁膜片部的架设宽度是600~2000μm;(C)所述厚壁部的高度对宽度之比(高度/宽度)是0.25~3。
  • 压电伸缩器件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