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1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飞艇附加质量的水动力模型-CN202211582474.2在审
  • 史圣哲;左仔滨;魏飞;李成华;汪小翔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2022-12-09 - 2023-04-07 - G01M10/00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飞艇附加质量的水动力模型,包括:玻璃钢艇体为等厚度壳体,其上部和下部开设有用于与套筒对应位置连接的开口,还开设有用于安装飞艇附体的安装接口;钢骨架设置为采用钢板焊接形成的圆柱状钢架结构,钢骨架的圆柱状钢架结构的柱体中焊接有套筒;钢骨架以其两端的圆环形钢板与玻璃钢艇体连接;套筒垂直焊接在钢骨架中,筒壁的上端与下端分别与玻璃钢艇体的开口连接;套筒内安装有水密天平,并通过套筒填充物填充套筒内的其他空间,使得水动力模型在开展水下试验时排出水体积。本发明实现飞艇附加质量的水动力模型在水压作用下保持不透水的密封性能,在空气中和水中质量不发生变化。
  • 一种飞艇附加质量动力模型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等效腔体的漂浮特性试验模型-CN202211495526.2在审
  • 江婷;李成华;李徐;史圣哲;王凡;孙钢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2022-11-27 - 2023-03-31 - B64F5/60
  •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水上迫降试验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基于等效腔体的漂浮特性试验模型。试验模型基于相邻区段的结合面进行分离式结构设计;模型内部结构主要包含高强防水隔框及桁条结构两个部分;腔体结构体积等效及渗漏源近似模拟方案以实机腔体结构和渗漏源分布区段为基准进行等效模拟。模型表面蒙皮材料采用抽真空式的复合材料铺层结构以实现结构体积管控;所述隔框、桁条结构及腔体结构体积等效模拟结构通过预留的接触卡槽固定、粘接;本发明为水上迫降漂浮特性试验模型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能较好满足试验任务要求的机身结构强度和等效腔体设计要求,为水上迫降漂浮特性模型试验奠定了基础。
  • 一种基于等效漂浮特性试验模型
  • [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集装化飞翼无人运输机布局-CN202211495543.6在审
  • 赵霞军;孙娜;安兵辉;王昆仑;罗奔;余传东;李凌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2022-11-27 - 2023-03-31 - B64C39/10
  •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集装化飞翼无人运输机布局,包括机身,所述的机身内设置设备舱和任务载荷舱,机身尾部设置两台涡桨动力发动机,机身两侧的机翼后缘分别设置三组舵面,设备舱内设置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数据链路系统,任务载荷舱内设置任务系统,机身下部设置动力燃油系统,给涡桨动力发动机提供燃油,机身下部还设置起落架;本发明可以无缝对接公路运输,通过数据链路系统与全国各地监控中心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可以实时监控各自空域无人机的飞行状态信息,以及所运货物信息,无人机飞行至不同监控空域时,监控指挥权可无缝接替。可全程自主化、无人化操作。无人机可与智慧机场进行自主空管应答、自主地勤服务操作。
  • 一种智能集装化飞翼无人运输机布局
  • [发明专利]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浮空器变形与体积测量系统-CN202211491411.6在审
  • 马诚;胡杨;赖贞华;蒋鹏程;舒欣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2022-11-25 - 2023-03-28 - G01B11/16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浮空器变形与体积测量系统,摄像机用于接收中控机发送的拍摄参数并根据拍摄参数采集浮空器图像,无人机上设置有拍摄设备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中控机发送的航拍参数;所述无人机根据航拍参数飞行并在飞行过程中控制拍摄设备采集航拍图像;所述处理器将航拍图像发送到中控机;所述中控机能够接收用户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摄像机的拍摄参数与所述无人机的航拍参数,并将用户拍摄参数与航拍参数分别发送至所述摄像机与所述无人机,中控机能够将采集到的浮空器图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能够根据拍摄图像生成浮空器的三维模型。该系统能非接触、高精度、动态测量浮空器变形与体积。
  •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浮空器变形体积测量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水上无人机用高速摄像机防潮保护罩-CN202211491590.3在审
  • 孙娜;李庄;蒋清杰;王斌斌;田瑞;谷天琛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2022-11-25 - 2023-03-28 - H04N23/5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无人机用高速摄像机防潮保护罩,包括:外壳、滤网层和内衬层,所述滤网层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衬层之间,所述滤网层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吸潮层,所述外壳的内外表面均涂有防潮涂层,所述内衬层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该固定部用于安装高速摄像机,该活动部能够关闭和打开,用于将所述内衬层的内腔体与所述吸潮层隔断和联通,所述外壳的底板还设置有风扇和电热网,所述电热网设置在所述风扇的内侧端,该风扇通过通风孔与所述内衬层的内腔体在所述活动部打开时联通,在所述活动部关闭时隔断。通过在高速摄像机的外壳内设置吸潮层,可以有效的将内衬层内腔中的多余水分吸收至其中,保证了摄像机周边环境的干燥性。
  • 一种水上无人机高速摄像机防潮护罩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天线的空中转台系统-CN202211582400.9在审
  • 邓琛;袁显明;李辉;贾圣羽;周丰;李旭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2022-12-09 - 2023-03-28 - H01Q3/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的空中稳定转台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天线的空中转台系统。包括转台、天线挂架、转台控制器、传感器模块、倾角控制器、处理单元和电动推杆。天线挂架为内外框结构,转台通过接头与天线挂架外框相连。天线挂架内外框通过轴承相连接,内框可通过轴承在外框内沿垂直方向自由转动。天线挂架内框与电动推杆通过动作杆接头相连接。本发明通过传感器模块测量转台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为转台控制器和倾角控制器提供了输入,提高了转台调节方位角和俯仰角的能力,使天线能够始终朝着固定方向,提高了天线工作的稳定性。
  • 一种用于天线空中转台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高适海性船载系留气球系统-CN202211491583.3在审
  • 舒欣;赖贞华;张凡;万欢;罗贤斌;马诚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2022-11-25 - 2023-03-24 - B63B3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适海性船载系留气球系统,包括船舶平台,船舶平台上安装有氦气保障设备、稳定平台,氦气保障设备能够为球体充气,锚泊平台与稳定平台通过回转支承连接,锚泊平台上装有缆绳收放装置以及导向装置,稳定平台用于保证船舶平台受波浪影响摇晃时锚泊平台能够正常的回转,缆绳收放装置能够收放系留缆绳以补偿船舶平台的升沉位移;导向装置能够实现系留缆绳的导向。该系统具有适海性、留空时间长、快速机动部署等特点,可解决现有海上通信、监测续航时间短、费用高昂的问题,满足海上通信、搜索救援、海上监测的等功能需要。
  • 一种高适海性船载系留气球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卷验机半自动数据采集记录系统-CN202011604996.9有效
  • 韩先兵;卢欢;张宏程;陈晓蓉;李晶;邹星荣;李雁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2020-12-30 - 2023-03-21 - B65H26/06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卷验机半自动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的操作显示控制器、计长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以及电源;电源向与其连接的各设备提供工作电源;计长传感器测量布料缺陷位置所在的纵向长度;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布料缺陷位置所在的横向宽度;可编程控制器采集布料缺陷位置纵向长度、横向宽度,记录囊体布料中缺陷的位置点;操作显示控制器显示缺陷的位置点,并通过显示界面提供缺陷类别选项,并且指示操作人员按压缺陷类别选项中的代码按键后,记录当前缺陷的缺陷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解决了传统卷验机的数据记录处理方式,完全由工作人员操作,耗时耗力,效率太低等问题。
  • 一种卷验机半自动数据采集记录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喷溅阻力直接测量的水动力模型试验方法-CN202211524105.8在审
  • 史圣哲;许靖锋;魏飞;江婷;郑小龙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2022-11-27 - 2023-03-17 - G01M10/00
  • 本发明属于滑行体固定航态水动力模型试验时喷溅阻力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溅阻力直接测量的水动力模型试验方法。包括:采用一体模型进行固定航态试验确定喷溅驻线和阻力F,具体为:利用拖车(5)带动一体模型运动,达到试验速度V后,通过架设在拖车(5)上的相机拍照获得一体模型的喷溅驻线;采用分体模型进行固定航态试验,分体模型包括前模型和后模型,具体为:利用拖车(5)带动一体模型运动,达到试验速度V后,获取前模型阻力F1和后模型阻力F2,其中,前滑行体水动力模型(1‑1)和后滑行体水动力模型(1‑2)的分界线为喷溅驻线;在前模型阻力F1与后模型阻力F2之和与阻力F的误差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将前模型阻力F1确定为喷溅阻力。
  • 一种喷溅阻力直接测量动力模型试验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