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实心轮胎无效
申请号: | 99258600.3 | 申请日: | 199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83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飞 |
主分类号: | B60C7/12 | 分类号: | B60C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实心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实心轮胎,尤其能提高抗震性,减低成本。
目前,汽车轮胎内胎一般采用气囊,虽然实心胎有免维护,使用安全的好处,但其低抗震性及成本高等原因不能普及。气囊内胎往往因漏气而影响工作,突发爆漏更易造成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实心轮胎,它不仅具有实心胎的安全性,还具有气胎的高抗震性及较低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气胎结构的轮胎的外胎与气囊之间,设置一层或多层发泡胶囊,再将气囊注入高压发泡胶,其注胶压力应使整个复合内胎的内压达到轮胎的工作压力。由于整个复合内胎实质上是无数小气囊的集合体,因而提高了实心轮胎的抗震性,又因为发泡胶囊在更换外胎后可反复使用,令使用成本下降。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令汽车避免爆胎所带来的危险,也不用打气,还不用带备用轮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图。
图中1.外胎 2.发泡胶囊 3.注胶气囊 4.钢圈
在图1中,发泡胶囊(2)外侧与外胎(1)内侧接触,其内侧与注胶气囊(3)外侧接触,注胶气囊(3)内侧与钢圈(4)外侧接触。发泡胶囊(2)的层数将视轮胎大小及安装方便而定。发泡胶囊(2)与注胶气囊(3)的发泡胶均为不易相互串通的闭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飞,未经王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86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