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椎复位治疗器无效
申请号: | 99238518.0 | 申请日: | 1999-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905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士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4 | 分类号: | A61F5/04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张欣棠 |
地址: | 46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 复位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脊椎系统疾病的脊椎复位治疗器,尤其适应于胸腰骶椎部分疾病的治疗。
目前,治疗脊椎系统疾病的医疗器具,主要有非电动腰椎牵引器具和电动腰椎牵引器具两类,传统的非电动腰椎牵引器具,只能作直线牵引,不能旋转牵引,无法全面缓解患者受压组织。电动腰椎牵引器具,虽有牵引和旋转双重功能,但无生理曲度矫正功能,患者的治疗效果差,治疗时间长,加上电动牵引设备售价昂贵,治疗费用高,致使有些患者失去治疗信心。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传统治疗器具在治疗脊椎系统疾病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拟采用能使患者病变部位旋转、牵拉、复位的简单器械,既适应治疗,又节省费用,并且疗效高,治愈快,不产生副作用,从而研制成功了一种治疗脊椎系统疾病的脊椎复位治疗器。
脊椎复位治疗器包括复位治疗带、旋转器和支座。
复位治疗带包括摆动带、病变部位固定带和辅助治疗带,摆动带与病变部位固定带中心处固定连接,位于上部的固定带上表面贴敷一层辅助治疗带。辅助治疗带表层设置有均匀密布的小按摩球。
旋转器包括旋转轮、支承轴、皮带卡、手柄、定位卡环和卡环弹簧,两旋转轮缘外侧分别设置皮带卡和手柄,内侧分别设置卡环弹簧,手柄与卡环弹簧之间连接定位卡环。
支座由底板及其两端的旋转轮支架,和连接定位卡环的定位销组成。
复位治疗带由其摆动带的两端,分别系于支座两端旋转器上的皮带卡,两旋转器则支承在支座两端的支架上。
使用本器具治疗脊椎系统疾病一般采用仰卧和俯卧两种治疗方式,应用本器具将复位治疗带系于脊椎病变部位,先作左右旋转按摩,使肌体放松,然后,针对病变部位的病理特征,将本器具旋转轮上的固定卡环按其旋转角度调整到所需位置,卡在支座的定位销上,对病变部位作旋转、牵拉,进行正骨治疗,可改变其病理状态,使病变部位趋于正常,即可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也可结合传统牵引方法,对患者进行边牵引,边旋转复位治疗。
采用旋转、牵拉复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从病理疗效方面来看,牵引、旋转可使后纵韧带绷紧和推动弯曲错位的脊椎还原,将突出的椎间盘压回原位,有利于神经根、脊髓、关节囊、肌肉、肌腱韧带等水肿和炎症的吸收和消失。并可使脊椎管拉长,脊髓得以伸直,脑脊液和脊髓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有利于脊髓和神经损害的恢复及各种疼痛的消失,从而使脊椎病变彻底痊愈。
本器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安全可靠,疗效高,治愈快,且无任何副作用,既适应脊椎系统疾病的治疗,还适宜脊椎周围组织病变的治疗,治疗费用低,是医院、诊所和脊椎病患者家庭必不可少的治疗器具,宜于推广应用。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器具包括复位治疗带、旋转器和支座。复位治疗带由摆动带(1)、病变部位固定带(2)和辅助治疗带(3)组成,摆动带(1)与病变部位固定带(2)中心处用铆钉固定连接,置于上部的固定带(2)上表面贴敷一层辅助治疗带(3)。辅助治疗带(3)表层设置有均匀密布的小按摩半圆球体。旋转器包括旋转轮(4)、支承轴(5)、皮带卡(6)、手柄(7)、定位卡环(8)和卡环弹簧(9),两旋转轮(4)缘外侧分别设置皮带卡(6)和手柄(7),内侧则分别设置卡环弹簧(9),手柄(7)与卡环弹簧(9)之间连接定位卡环(8)。支座则由底板(12)及其两端的旋转轮支架(10)和连接固定定位卡环(8)的定位销(11)组成。底板(12)可制成平板式、平板合页折叠式或平板与扁管导套抽拉伸缩式结构,折叠式便于携带,抽拉伸缩式可调整底板长度,以适应不同胖瘦人体的治疗。
复位治疗带由其摆动带(1)的两端,分别系于支座两端旋转器旋转轮(4)上的皮带卡(6),而旋转轮(4)支承在支座两端的支架(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士学,未经张士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85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 下一篇:餐具托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