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件专用加工机无效
| 申请号: | 99211426.8 | 申请日: | 1999-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49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宗;温优泽;刘贵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管件自动化加工的专业加工机具,经调整后能适用于多种管径的管件,且在加工时能维持稳定的运转及获得精确的加工尺寸,最后亦能将管件予以整齐地收集。
首先介绍本机器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将一长条的管件一端外围切削出几道环槽,再依事先设计的尺寸裁断,该管件为中空管,管壁为内外双层的结构,内外双层的料质颜色并不相同,开环槽的目的即为了使内层颜色显现出来,增加美感及立体感。此加工过程因为环槽的深度皆仅有零点几厘米,且以每秒钟1-1.5支的速度完成车沟槽及切断作业,故其工作母机较为特殊,请参阅图1所示为传统的工作母机,利用一供料装置51将管件送夹头52处,一侧设有车沟机构53,上方设有切断机构54,机台50一例设有尾座55,可调整其位置,藉以控制管件伸出及欲切断的尺寸,另于机台一侧设有导料斜板56,此为在管件切断后经此掉入收集箱57内,为了符合快速切削的目的,该车沟机构53及切断机构54是受气压推动,快速至定点切削后退回,加工时间仅零点几秒而已,然而上述的习用结构具有下列几项缺点:
1.该供料装置51仅能适用于单一尺寸的管件;
2.夹头52上方设置着马达58,当马达转运时所产生的振动将传递至下方的夹头及内部的传动构件,影响产品加工的稳定性;
3.该马达58是直接以皮带传动至夹头主轴的皮带轮处,将对主轴产生较大的径向力,使主轴在运转时中心线位置容易偏移,影响主轴寿命;
4.车沟槽尺寸不精准:该车沟机构53采固定式,即一经调整后整体即固定位置,再由气压缸作动及感测器控制其位置,然而此机构平常工作状态为快速的往复运动,常常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即造成位置轻微的失准,但由于所欲车沟的尺寸仅零点几厘米,此一偏差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深度不够,双层颜色效果无法显现,而太深则易断裂,因料坯管壁厚也仅1-2厘米而已;
5.加工后的管件无法排列整齐,需再以人工进行挑选:习用结构经切断后,管件即自行掉落于导料斜板56而滑至收集箱57内而被收集,无法整齐排列,即料坯有车沟的一端无法皆以同一方向排列,此后需以人工进行排列校正的动作,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加工作业,其不仅所需的时间长,效率更差;
6.车沟槽尺寸不准,易产生大量的不良率,而以人工进行检料作业,效率差,且增加人工成本,故习用机构将使生产成本无法有效的降低,市场争竞力差。
鉴斯于此,本创作人乃一本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及多年专业累积的经验,竭尽所能苦思细索,潜研再三的改良,终而创研出此管件专用加工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件专用加工机,主要包括自动供料机构、加工切削机构及整列输送机构等三部份,该自动供料机构负责将复数支长条的管件原料依序自动地送加工区,而加工切削机构则在管件外壁车出数环槽并适时切断,最后经整列输送机构将加工后的管件整齐定向排列而被收集,其具体功效如下所列:
1.可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管件,且经由简单的调整即能达成,方便实用,增加所能适用的范围,减少业者生产多种不同管径所需的机器成本;
2.该加工切削机构的主轴头的驱动单元(如马达)部份,是设置于机台下方位置,此能将马达运转所产生的振动影响降至最低;
3.该主轴头的驱动单元(如马达)与内部传动机构是采间接传动,经由设置于主轴外围的一支掌环结构,承受的大部份的径向力,使主轴运动时更为平稳,不会发生中心线位置偏移的情形,提升主轴寿命;
4.该加工切削机构的车沟单元中设有一微调开关,能在构件运作一段时间后所产生失准情形,即进行调整,方便快速容易,同时能提升产品的良率;
5.该加工切削机构的尾座中设有一微调开关,能精确控制管件伸出的长度,提高加工的产品精度;
6.该整列输送机构能将加工后的管件,依序整齐的排列收集,免除习用加工机需以人工进行检料的程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专用加工机,其包括有一自动供料机构、一加工切削机构、以及一整列输送机构,该自动供料机构上设有一长条圆弧管状的滑槽,以引导管件导循一定的方向前进,而于该加工切削机构,则包括主轴头、尾座、切断单元及车沟单元,该主轴头及尾座分设于加工区的轴向两侧,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供料机构的滑槽上方依序设有以维持同一时间仅单一管件落入滑槽内,并能作调整以适用不同管径管件的第一、第二隔板单元及可调式导槽,另于滑槽尾端位置设有以适时驱动管件沿其轴向方向前进的夹紧单元及推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1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