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无效
申请号: | 99206871.1 | 申请日: | 199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804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旭榕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交通工具。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使用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有两轮和多轮摩托车。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机动灵活、结构简单、价格比较便宜,但是由于它宽度小,重心相对高,并且采用与圆环形相似车轮,当这种摩托车翻倒时是通过车轮轮胎的一侧为支点翻倒,一旦失稳,翻倒时间很快,很难保持平衡,所以它的稳定性差,极容易翻车,特别是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令人难以忍受。而小轿车,乘坐舒适、速度快、稳定性好,但是它结构复杂、造价高。近来美国还发明了一种两轮轿车,前后轮仍采用现有普通的圆环车轮,这种车给人的感觉是头重脚轻、稳定性差,所以这种两轮轿车还必须利用两个可升降的辅助车轮以辅助这种车的稳定,因此这种两轮轿车虽然安全性提高了,但其稳定性不好,而且造价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保持原有摩托车宽度较小、灵活的优点,克服其容易翻车的缺点,为大多数人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改善乘坐环境的一种机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采用一种带有横向曲面轮胎的车轮总成,所述前部车轮总成靠近地面一侧的轮胎胎面在横向上可连接成一段圆弧形曲线,并形成横向曲面。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采用所述的带有横向曲面的轮胎后朝侧向翻倒时就必须通过所述车轮的胎面滚动过程,在这滚动过程中所经过的所述轮胎曲面上的各个磨擦点都起杠杆支点的作用,而且所述横向曲面比较宽,这样就可延长机动车向侧向的翻倒时间,使人和机动车有时间调节重心位置,让人与机动车重新获得平衡,不至翻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和新型的后部车轮总成的靠近地面一侧的轮胎胎面在横向上可连接成一段圆弧形曲线,并形成横向曲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前部车轮总成,后部车轮总成的靠近地面一侧的轮胎胎面在横向上部可连接成一段圆弧形曲线,并形成横向曲面。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述机动车的重心位置设置在靠近地面一侧具有横向曲面的胎面高度范围内,并能保证机动车在延所述具有横向曲面的胎面向侧向滚动后能够恢复直立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述机动车可设置一种液压平衡系统能使机动车的重心位置移动,即可在所述机动车的底盘与车身之间设置,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推动车身与底盘作相对位移。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述机动车可设置一种弹簧装置能使所述机动车重心移动后恢复正常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述机动车带有横向曲面的车轮总成是由多个车轮通过轮轴排列组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述机动车带有横向曲面的车轮总成上的轮胎可以是球形、橄榄形、圆环形或者是半球形、半橄榄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述机动车上还可安装车身。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采用带有横向曲面的车轮总成后,所述机动车要翻车就必须通过车轮总成的横向曲面的滚动过程,在滚动过程中所述带有横向曲面的车轮总成的轮胎上的各个磨擦点起了杠杆支点的作用,这样就起了延长机动车翻车时间,使人和机动车有充分时间调节重心位置,重新获得平衡,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增强机动车的稳定性,并可在底盘上增设车身,改善乘坐环境,提高安全性。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车身相对较小,转弯半径小、行驶灵活。如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的重心位置设置在靠近地面一侧具有横向曲面的胎面高度范围内,使重心的高度与上述带有横向曲面的横向曲面配合,保证上述机动车在延所述具有横向曲面的胎面向侧向滚动后,能够恢复直立状态,与不倒翁相似。这样,人们在驾驶上述机动车时,就不易翻车。所述机动车还可采用一种液压平衡系统,即在所述机动车底盘与转动轴之间,或底盘与车身之间,或座位与底盘之间设置液压缸,上述液压缸与方向总成联系,使所述机动车转弯时,上述液压缸可使所述机动车的重心位置移动以抵消离心力的作用。这就增加了所述机动车的灵活性。
下面简述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球形轮胎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球形轮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旭榕,未经吴旭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68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