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无效
申请号: | 98213541.6 | 申请日: | 199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373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亮;裴普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 |
代理公司: | 天津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地址: | 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缸盖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燃烧发动机的,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内燃机的气缸盖。
目前,国内外的内燃机的气缸盖,都设置有进气道和排气道。这种进气形式存在的缺点是,进气时无法达到气缸内所形成的滚流强度很高且同时进气流量系数也很大。由于进气充量未能完全燃烧,进气不能充分利用;缸内滚流强度较低,燃烧不充分又使HC排放超标,对环境产生污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可明显提高综合进气性能的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副气道的气缸盖,利用副气道的导流作用,在提高气缸内流动强度的同时,不损失进气流量系数,从而提高内燃机的加速性能,改善HC排放指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内燃机的气缸盖,包括进气道、进气门、排气道,所述的进气道附近设置有副气道。
所述的副气道位于进气道的下方,它与进气道的夹角为锐角,副气道是一圆形孔道,其大小是进气道直径的25~45%,以进气道直径的1/3为最佳。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是双气门内燃机的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副气道2位于进气道1附近,副气道2位于进气道1下方的进气门3附近,副气道2与进气道1成锐角关系,使副气道方向正切于缸内旋转气流团。副气道2采用圆形、椭圆形或近似长方形,以圆形为最佳,副气道2的大小为进气道1的25~45%,以进气道直径的1/3为最佳。
目前,车用内燃机经常使用双气门或多气门内燃机,如果是双气门内燃机,则设置1个副气道,使它尽可能靠近进气门3附近。如果是四气门内燃机,应设置2个副气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可以提高流动强度15%以上,而不损失进气流量系数;
2.能减少燃油在气道内的附着量,有利于提高内燃机的加速性能,改善HC排放指标,提高进气量。
3.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4.提高综合进气性能,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35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水机的无水断电和时控装置
- 下一篇:非接触式多功能水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