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交直流两用太阳能电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226667.4 | 申请日: | 1997-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893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 发明(设计)人: | 罗赞继;吴达成;刘宏;樊凌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 |
| 代理公司: |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开鼎,陈文福 |
| 地址: | 810008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直流 两用 太阳能 电源 装置 | ||
1、一种便携式交直流两用太阳能电源装置,它包括箱体(1),箱体(1)上有可开合封闭的箱盖(2),箱体(1)内的蓄电池(12),逆变器(6),控制器(7)和装有显示控制接插件的控制面板(13),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有蓄电池室(4),逆变控制室(5)、配件室(11)、蓄电池(12)固定安装在中部蓄电池室(4)内,逆变器(6)、控制器(7)固定在逆变控制室(5)内,控制面板(13)安装在逆变控制室(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交直流两用太阳能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面板(13)上集中地装有太阳电池板插座(14)及指示灯(15),直流输出12V、9V、6V,交流输出220V插座(22-26)交流电压表头(28)及直流电压表头(21),蓄电池过放、正常、欠压指示灯(17-19)及声响报警器,电源开关(16)和手动电压器监测钮(20),直流电压表头(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交直流两用太阳能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逆变控制室(5)内装有软起动、过载、短路保护的逆变器(6),蓄电池过放、过充自动保护报警及延时关断控制器(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交直流两用太阳能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7)包括蓄电池检测显示鸣响警示功能回路,过放延时关断电源功能回路,过充电检测显示和充电显示回路三部分,过放检测回路由电阻R1、R2、R3,可调电阻W1、电容C3、稳压管D1,集成运算放大器Ic1-A1构成,过放显示鸣响回路由电阻R4、R5、R6、R7、R9、R10、R11、R12、R13,电容C5、C6、C7,二极管D2、三极管T1、T2、CMOS四与非门集成电路IC2-A1~A4,电磁蜂鸣器,工作显示发光管LED1,过放显示发光管LED2构成,过放延时关断电源功能回路由电阻R8、R14、R15、R16、R17、电容C4、C8、C9,二极管D3、D4,三极管T3,运放电路Ic3-A2及执行元件继电器J组成,过充电检测显示回路由电阻R18、R19、R20、R21、R22,电容C10,二极管D5,集成运算放大器Ic3-A1,过充显示发光管LED3构成,充电显示回路由电阻R23、R24、R25、R26,稳压管D6,二极管D7、D8,三极管T4,集成运算放大器Ic3-A2、充电显示发光管LED4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交直流两用太阳能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逆变器(6)包括主控回路、保护回路及功率驱动回路。电源供电回路三部分,主控回路由脉冲形成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慢起动电路三部分组成,脉冲形成电路的振荡源是由电阻R5、R6,可调电阻W2,电容C3及集成电路Ic1(SG3525)的RC网络端子的5脚、6脚、7脚构成的电路,脉宽调制电路由电阻R1、R2、R3、R4、R17、R18、R19、R20,可调电阻W1,电容C1、C2、C10、C11、C12,二极管D4、D5、D6、D7,光电耦合器Ic2及集成电路Ic1的误差放大端子1脚、2脚、9脚、16脚构成的电路,慢起动电路由R7、R3,电容C4,三极管T1及集成电路Ic1的8脚引线端子内接电路构成,保护回路由电阻R9、R10、R11、R12,可调电阻W3,电容C5,二极管D1,比较放大集成电路Ic3及集成电路Ic1的关闭端10脚构成的电路,功率驱动回路是由电阻R13、R14、R15、R16,电容C6、C7,二极管D2、D3,功率场效应管T2、T3,变压器B及集成电路Ic1的驱动端11脚构成的电路,电源供电回路是由输入端子A、B,开关SW,保险丝F1,变压器B的2脚,电容C8、C9,集成电路Ic1的电源端13、15脚构成的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未经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66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