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山地自行车悬挂减震车架无效
申请号: | 97221628.6 | 申请日: | 199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1622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强廷 |
主分类号: | B62K3/02 | 分类号: | B62K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502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地 自行车 悬挂 减震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车架,是由减震胶筒前三角车架和左右分体式后车叉组合而成的一种自行车车架。
说起自行车,从发明到其演变发展历史,已有一至二百年了。在这历史期间,自行车发生了多式多样的款式车形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山地自行车就是其中的一种。提起山地自行车,在国内的市场中,其款式的三角车架和后车叉都是做成一体的,骑这种款式的山地自行车行走在平滑的街道或道路时,乘坐的感觉还可以,可是突然碰到凹凸的坑洼时,车就弹跳起来,把屁股震得发麻发痛,让人难以忍受。目前的市场上,生产厂家也少量生产一些用液压减震器做成的山地自行车,其价格之昂贵,一般不被人民群众所看好。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种造价便宜、造型新颖、骑坐在凹凸的街道坑洼或山地路时,车架减震能力明显的自行车车架。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求是在现有的山地自行车车架的下通,上移到与设计尺寸相吻合,构成一个上通和下通等腰的三角形车架,前后两斜通和上通与现有的不变。用上移的下通的中心线为主导线,向后伸展形成后车叉,它由左、右分体后车叉组成。左右分体两后车叉又有上车叉和主车叉之分,上车叉用活动节头焊接在主车叉前5/9之处。后车叉采用悬挂方式装在后通的上、下减震胶筒两边,后车叉头的压板与减震胶筒用罗丝拧紧压配,把减震胶压住形成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山地自行车悬挂减震车架的工作过程是:骑坐在平滑街道时,给人以一种舒畅的感受;骑坐在凹凸坑洼的街道或山地路时,前轮没有减震,而后轮在受到冲击力时,轮胎将冲击力传递到后车叉,由后车叉传递到主攻罗丝上,主攻罗丝就均匀地把冲击力向减震胶传递,减震胶就把受到的冲击力吸取和分散分开去,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形式的结构原理图。
在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形式的附图中,该车架的下通2上移到与设计尺寸相吻合的后斜通3前边,并且焊接起来,其前端焊在前斜通6后面;前斜通6、上通1和后斜通3与现有的配合尺寸不变;在上通1焊接在后斜通3的后面水平焊接上减震胶筒8,在下通2焊接在后斜通3的后面水平焊接下减震胶筒9,减震胶16装在上减震胶筒8和下减震胶筒9里边;分体式后车叉的上车叉5、17用活动节片13连接焊在主车叉4、18的5/9处;前车叉7装在前斜通6里;后制动线套10。后变速器线套11焊在下通2和主车叉18上相应的位置;前变速器线套12焊在下通2相应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山地自行车悬挂减震车架由于设计形式新颖、制造价格便宜、减震能力明显,可以适合人民群众对产品款式的需求和爱好,也可以用在山地自行车的比赛上,来发挥其应有的、特有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强廷,未经张强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1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