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迹控制下肢力量训练器无效
申请号: | 97206258.0 | 申请日: | 199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856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08 |
发明(设计)人: | 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涛 |
主分类号: | A63B21/06 | 分类号: | A63B21/06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兴茂 |
地址: | 26600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迹 控制 下肢 力量 训练器 | ||
一种轨迹控制下肢力量训练器,属于用于下肢的训练器材技术领域,主要用于以跑跳为主的专项体育运动训练。
在已有技术中用于下肢力量训练的器材主要有如下几种:(1)杠铃及蹲起架,其受力点为足和肩,单纯的垂直用力与绝大多数跑跳的用力方向不一致,其所训练的力量很少能用到实际跑跳中去,且极易造成腰部受伤;(2)联合力量练习器中的坐蹬器,是坐在座椅上向前蹬伸用力的,与实际跑跳时下肢向后蹬伸用力相悖;(3)大腿屈肌练习器、大腿伸肌练习器,均属于单环节运动练习器,只能使人体小腿绕膝关节做屈或伸的动作或者使人体大腿绕髋关节做屈或伸的动作,与实际运动不相符,人体跑跳是一种多关节同时或继时性的联合运动,如跑的后蹬阶段包括伸髋、膝和踝,即髋、膝、踝各关节周围肌群协调用力工作,此能力仅用单环节用力动作练习是无法培养的;(4)跑速训练器的运动形式是手固定(手支撑站立)足向后下运动,此练习形式比以上两类练习更接近于跑跳的后蹬用力技术,但受力作用线是手足作用线,而不是直接髋足作用线,因为手臂支撑力量太小,后蹬负荷大大小于以上两类练习,达不到实际的跑跳对力量负荷的要求。总之上述已有训练器材普遍存在不适用于以跑跳为主的专项运动训练,用力支点(或受力点)不适宜,无法实现最佳用力轨迹和最适用力负荷且易造成运动损伤、练习器可调度差,无法满足各种身材及各种技术运动轨迹的训练者的各取所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后蹬用力练习负荷比现有类似的练习负荷增加1—2倍以上,能充分挖掘腿部后蹬用力肌群的潜力,突破跑跳项目专项力量极限,创造新的运动记录,能使力量练习的动作最大限度的与实际运动技术的动作相一致,轨迹可控制,用力角度和幅度均可调,能适合各种技术和身材需要的轨迹控制下肢力量训练器。
根据以跑跳为主的实际运动技术动作的特点及其对专项力量训练的要求,以及人体重心基本上在髋点这一生理特点,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本训练器必须有两个关键部件,其一是装有顶髋板的可动式坐椅;其二是上下和前后距离可调的脚蹬板,以便使下肢力量训练实现远固定或近固定足髋直接受力这一下肢力量训练的最佳受力线以及足固定髋运动这一最接近实际跑跳运动轨迹的力量练习方式并适合各种技术和身材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迹控制下肢力量训练器,由扶手1,拉索4,滑轮5和重物块6构成,其特征在于该训练器其上述的扶手1装在可沿滑道支架11上面的滑道8移动的可动式坐椅3的顶髋板2上,在上述的滑道支架11的竖梁内侧设有脚蹬板卡座10,该座内卡装与支架11的横梁平行且其上平面装脚蹬9的脚蹬板7,上述的拉索4一端系结上述的重物块6,绕过上述的滑轮5后,另一端系在上述的可动式坐椅3顶髋板2相对一端的坐板下面。
上述的脚蹬板7其整体外形呈倒下的I字即形,其上面平行并列两行每行3—6个上述的脚蹬9。
上述的滑轮5可取销,并将上述的重物块6移至和上述的顶髋板2相同一端,同时以由与上述的可动式坐椅3装顶髋板2的一端连在一起的连杆和三角形臂架所组成的传动杠杆12代替上述的拉索4。
训练时受训者面朝顶髋板2,手放在扶手1上,双脚放在脚蹬9的斜面上,用力向下后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只有两大关键部件,设计科学合理,练习时用力过程中脚蹬固定不动,蹬腿的结果是推动坐在可动式坐椅上的人体向前运动,即远(足)固定的髋运动,这与实际跑跳运动轨迹和用力形式最为接近,而且后蹬用力练习负荷比现有的类似的训练负荷可增加1—2倍以上,因此能充分挖掘腿部后蹬用力肌群的潜力,突破跑跳项目专项力量极限,创造新的记录;脚蹬上下前后均可调,上下调节可控制蹬地角度,前后调节可控制腿与地面的夹角或用力幅度,适应不同运动技术和不同身材的运动员的需要;上下前后同时调整就可形成无数条后蹬或前蹬运动轨迹,运动员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理想或自己所希望的专门技术轨迹进行训练,实现了运动轨迹量化控制,可使正确的技术学习时间和错误动作的纠正时间缩短0.5—1倍。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世界上最优的短跑和跳跃职业运动员,又可用于业余运动员和普通学校的在校学生。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一组装后整体外形结构正视示意图,
附图2为放大了的扶手和顶髋板左视示意图;
附图3为缩小了的脚蹬板俯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更实施例组装后整体外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涛,未经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6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识字转筒
- 下一篇:跑步机的扛杆式压簧折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