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吲哚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97118941.2 | 申请日: | 1997-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95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发明(设计)人: | 樊美公;赵伟利;韩星华;明阳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9/02 | 分类号: | C09K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柏 |
地址: | 1001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吲哚 取代 酸酐 类光致 变色 材料 及其 合成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光致变色和光信息存储以及光信号转换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吲哚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具有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密度、大容量、低成本的光存储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信息处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光存储比传统的磁存储有更大优势:(1).分辨率高,存储容量大。从原理上讲,一个光子即可引发一个分子的变化,也就是说,光子存储可以实现分子水平存储。然而,目前的决定因素是技术水平和材料,存储密度与所用的激光波长有关,用近红外光或红光时,其密度极限大约是108bits/cm2。(2).响应速度快,敏感度高。光与物质间的作用本质上是一种超快速过程,能很容易达到皮秒级的响应速度,目前的实际要求在纳秒至微秒量级。(3).记录介质薄,信息价位成本低。由于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则可使记录介质薄型化,从而导致信息价位成本低。(4).易于并行处理。通过激光列阵或圆筒型聚焦装置可同时记录一条线或一个平面,这可以大大增加记录的带宽或记录速度;信息的读取同样也可以并行进行。(5).易于实现多维存储。对光子存储而言,只要光子不被吸收,就不会发生相互作用而记录信息,也就是说,不被吸收的光子可以透过记录介质层,而这恰恰是热记录或磁记录所不能实现的。利用此原理可以设计制备各种不同的存储材料和器件,例如多层多波长记录材料和双光子三维存储。
双光子三维存储原理和器件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entzepis教授首先提出的,采用双光子写入和擦除,荧光读出,这在以下五篇文章中有报导,它们是:《光记忆和神经网络杂志》1994年3卷151页及75页(Hunter S.,Esener S.,Dvernikov A.S.,Rentzepis P.M.,J.Opt.Memory and Neural Networks,3,151(1994),Dvernikov A.S.,Rentzepis P.M.,J.Opt.Memory and Neural Networks,3,75(1994))、《分子晶体与液晶》A,1994年246卷,379页(Dvernikov A.S.,Rentzepis P.M.,Mol.Cryst.Liq.Cryst.A,246,379(1994))、《物理化学杂志》1993年19卷159页(Dvernikov A.S.,Markin J.,Rentzepis P.M.,J.Phys.Chem.,19,159(1993))、《化学中间体杂志》1993年19卷159页(Dvernikov A.S.,Markin J.,Straub K.D.,Rentzepis P.M.,J.Chem.Intermed.,19,159(1993))双光子三维存储器件既可以作为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器件,也可以是可擦重写型光存储器。Rentzepis等人用的模型化合物为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材料,然而,这类光致变色材料的致命缺点一是耐疲劳性能差,二是信息的保存性不好,在室温下的寿命短,即热稳定性差,很难达到实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8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