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键盘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7116114.3 | 申请日: | 199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20752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0 |
发明(设计)人: | 游清江;李亭岳;曹永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帼萍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键盘 开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键盘开关。
传统常见的电脑键盘开关,是依靠键帽内缘向下凸伸的柱体,在底座的开口作垂直伸缩运动,用以触发电气接点。受到这一结构上的限制,这种键盘开关若设计键帽柱体与底座的接触面太小时,操作上即容易发生键帽倾斜、或有卡键的不稳定现象,因此必需凭借加大上述接触面来增加键帽的平衡度;然而,因为轻薄短小的电脑愈来愈受重视(比如携带型电脑),加大垂直接触面后键帽垂直运动的行程将直接影响键盘的厚度,而很难符合轻薄短小的条件要求,键帽垂直运动时的稳定性与操作噪音,也难以因此获得改善。因此,如何降低键帽垂直运动的行程距离,并且又不影响键盘开关的电气接点动作,以及,能确保键帽运动时的平衡稳定性,与兼具操作时的优良触感,已成为设计键盘开关的重要课题。
在现有技术中,也用如此设计,即在键帽底端,以两相互交错的支架来支撑键帽的键盘开关,而能获得较小行程与较稳定的键帽垂直运动,如图6、图7中所示的键盘开关,是一种由交错的两圆形支架A、B,支撑于键帽C与键座D之间,其动作特征是,当触压键帽C时,依靠支架A、B间的平衡剪状动作,使键帽C下压底部电气接点的行程缩短,而能达到上述目的;但是,在这一现有技术中,交错的两支架A、B之间只有中间枢轴部位F为枢接相连,两支架A、B与键帽C或键座D之间的枢接扣合部位,也有因滑移动作需要所预留的间隙G、H,若操作时手指触压键帽C表面上不同位置(如键帽表面的侧边、或角落端),就很容易因键帽歪斜而造成不平衡的垂直运动,使手指触感不佳,或使两支架枢接部位发出噪音,或造成角落部位电气接点接触不良等等不稳定现象,而形成操作时的困扰。
另一类似的现有技术,其键盘开关组件与结构如图8所示,图中,键盘开关设计是由两相互交错的方形支架A、B分别使底部枢轴枢设于键座D上,上部则枢接于一滑键E,由此滑键E来支撑键帽,而构成键盘开关;这种键盘开关设计,虽在支架A、B与键帽之间凭借额外的滑键E来增进各枢接部位滑移时的稳定性,但是和前述圆形支架的键盘开关一样,该两方形支架A、B之间仅有中间枢轴端为枢接相连,而无其它牵制,操作时手指若触压键帽表面上不同位置如键帽侧边或角落端,仍然会因键帽歪斜而造成不平衡的垂直运动,使手指触感不佳,或使两支架枢接部位发出噪音,或造成角落部位电气接点接触不良等,与前述完全相同的不稳定现象。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传统的缺点与困扰,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开关,是设计向下压合电气接点行程最短的支持构件,使键帽能被紧固又稳定结合于键座,而使键盘开关的制造与操作使用皆更区完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脑键盘开关,它能确保键帽上下运动时的平衡稳定,而具有创新性与进步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脑键盘开关,它能确保无论按压键帽上任何部位,键帽均能平衡稳定,不仅提供操作者优良的触感,而且能完全避免角落部位的电气接触不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键盘开关,由键帽、第一元件、第二元件与键盘所组合构成,其特点是,所述的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分别设有可相对应触压而形成牵制连动的构件,并相互交错地嵌设于键座与键帽之间,使键帽能达到平衡稳定的垂直升降运动。
本发明无论是C形元件或方框形元件的键盘开关构造,由于因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设计成以非固定枢轴式的相互交错结构,使得构件的拆装组合非常方便,操作使用不易损坏,一旦故障,更换新品亦很便捷快速;同时,由于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以相互对应触压的压板与设有相互对应触压的凸轴与凹槽,形成互动牵制的连接结构,能确保键帽垂直运动时的平衡稳定性,并得到最佳的手指触感。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键盘开关的组件分解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键盘开关经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键帽末示;
图3是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键盘开关键帽末被压下的侧面剖切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键盘开关键帽已被压下的侧面剖切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键盘开关另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6是现有技术键盘开关的组件分解图;
图7是图6中键盘开关侧面剖示图;
图8为另一现有技术键盘开关的组件分解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其工作情况,从中也可以进一步看出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肌醇的低压催化水解法
- 下一篇:消烟除尘节煤助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