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磺酰胺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97108988.4 | 申请日: | 1997-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1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宜庄;郭绍文;吴崇汉;吴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宜庄;郭绍文;吴崇汉;吴崇文 |
| 主分类号: | A61K31/18 | 分类号: | A61K31/18;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跃华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磺酰胺类 化合物 制备 抗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磺酰胺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癌症,大部分发现较晚,治愈率低。抗癌药物,普遍存在在毒副作用大,例如脱发、呕吐、白血球减少、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下降等,主要原因是因为抗癌药物作用于细胞新陈代谢的某一个环节,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选择性作用能力较差,在对肿瘤细胞起杀灭作用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尤其是新陈代谢快的正常细胞破坏性也较大。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广谱的抑菌药。Mr.Harry Pugh于1967年发表对甲苯磺酰胺(P.TOLUENE SULFONAMIDE)与丙二醇作用,有高度的抗真菌效果(美国专利US3340148)。但未有任何报道提及其有抗肿瘤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目前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大的缺点,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磺酰胺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采用对甲苯磺酰胺或邻甲苯磺酰胺,N-乙基对甲苯磺酰胺,N-乙基邻甲苯磺酰胺,N-环己基对甲苯磺酰,或其它的甲苯磺酰胺或二种或二种以上任意比例的不同的甲苯磺酰胺的混合药物为主药,各药单体为白色结晶。
对甲苯磺酰胺结构式为:各药物的结果通式为或,其中R=H,C2H5,或其它基团。
以上各药,可采用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制备成制剂,作为抗癌药物。同时经过实验,发明人认为以选用下列溶剂与辅料为好:
选用溶剂和辅料为:聚乙二醇-400(PEG-400)、1,2-丙二醇、辛二酸、对甲苯磺酸、二甲基亚砜和乙醇的一定比例的混合物,其中混合物中二甲苯亚砜、乙醇可以添加也可以不添加,其它物质一定要添加,且其余每种物质占总的组合物的用量不低于0.5%重量份,对甲苯磺酸用量不大于15%。
其生产工艺为:将溶剂和辅料的各物质按添加比例混合,加热至80~110℃,搅拌,使之成为一清亮透明的油状液体,再将磺酰胺药物逐渐加入液体中,边加边搅拌,待充分溶解后,过滤,冷却即得。本发明的组合物为油状溶液。
本发明生产工艺的过滤可采用微孔滤过滤。
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溶液,经注射(可肌肉注射也可局部肿瘤注射)或口服治疗肿瘤,或者采用其它剂型,口服治疗,成为一种抗癌药物。用药量为一日2~3次,以2周为一疗程。成年人注射量为每次1000mg~1800mg对甲苯磺酰胺或其它主药。口服剂量为每天150~1800mg对甲苯磺酰胺或其它主药。
本发明的抗癌药物组合物在加工成注射制剂时,可按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加入辅料或溶剂调节渗透压至等渗。
本发明的药物中各成分的配比以下列比例较佳(以下为重量百分比):
所说的磺胺类药物 10%~80%
聚乙二醇PEG-400 10%~60%
1,2-丙二醇 5%~30%
辛二酸 1%~20%
对甲苯磺酸 1%~15%
二甲基亚砜 0~20%
乙醇 0~20%
本发明的抗癌药物经发明人试验,认为药物与以上各辅料有协同抗癌作用。
本发明的抗癌药物可以按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与其它抗癌药配伍,或加工成复方制剂,如与CTX、5-Fu、ADM、MMC等配伍,或复方。
本发明的抗癌药物可以按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加入适量其它的辅料,如加入十一烯酸、油酸、过氧化十二酰等。
本发明的抗癌药物中,可以加入磺胺增效剂TMP以增加药效。
由于尚未经过足够的试验,不能排除其它磺酰胺类物质不具备抗癌(肿瘤)作用,从理论上分析,应该存在具有抗癌作用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宜庄;郭绍文;吴崇汉;吴崇文,未经吴宜庄;郭绍文;吴崇汉;吴崇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89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