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藻密闭培养的柔性管道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97106987.5 | 申请日: | 1997-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201827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区裕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区裕雄 |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M1/24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奚幼坚 |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培养 柔性 管道 系统 | ||
1、一种微藻密闭培养的柔性管道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以塑膜软管为主体构件,与上位池、下位池等组合连通,辅以水泵等机械,完成藻液循环,并通过高位池输出收藻,该系统中设有排渣口及排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密闭培养的柔性管道系统,其特征是塑膜软管根据场地条件分成多段,平行放置,多段串接连通,串接后的塑膜管进口与上位池相通,出口与下位池相通,下位池通过提水机械与高位池相通,高位池与上位池相通,收藻口位于高位池与上位池之间的水流通道上,上位池的位势高于管顶平面,下位池的位势低于管底平面,但池壁高于管顶平面,高位池的位势高于上位池的池顶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藻密闭培养的柔性管道系统,其特征是多段塑膜管的串接处以及串接后的进出口与上、下位池的接各处均设置有节头和导流基座,节头一端与塑膜管匹配套接,另一端与导流基座连通,导流基座内部为水流的回旋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藻密闭培养的柔性管道系统,其特征是节头呈扁形,与塑膜管的套接口呈推拔型,外缘上设有出气孔,导流基座按其功能分为出流基座和回流基座二组,均为长条形柜式结构,分别设于塑膜管系列的两端,它们的正面与节头嵌接,内部为流水的回旋通道,两端的通道按节头排列用隔墙交错分隔,以约束管内水流往复式的回旋流动,出流基座顶部设有上位池,上位池底部开有与出流基座相通的进水口,此进水口处设有由上位池水位控制开闭的阀门,出流基座还设有出水口和排渣口、出水口下沿高于排渣口并高于管顶平面,出水口和排渣口与设于排渣口下方的回水槽相通,回水槽与下位池连通,回流基座上设有污气排放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微藻密闭培养的柔性管道系统,其特征是下位池中进出水体的通道内设有栏栅、网框和沉积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藻密闭培养的柔性管道系统,其特征是下位池中进出水体的通道内设有栏栅、网框和沉积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藻密闭培养的柔性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说提水机械是离心泵,潜水泵,电动气隔膜泵等或刮水机械(如水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藻密闭培养的柔性管道系统,其特征是系统中的塑膜管道设有:采用遮阳棚、冷水喷淋或在管道平面内建立贮水、排水设施,用淹水的方法采实现防晒降温;采用在管道底部安设隔热垫层或电势带或采用大小不同的双层塑膜管,在两管之间设置热源并循环,实现冬季保温及增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藻密闭培养的柔性管道系统,其特征是系统中的塑膜管道设有:采用遮阳棚,冷水喷淋或在管道平面内建立贮水、排水设施,用淹水的方法来实现防晒降温;采用在管道底部安设隔热垫层或电势带或采用大小不同的双层塑膜管,在两管之间设置热源并循环,实现冬季保温及增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区裕雄,未经区裕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69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祛斑液
- 下一篇:一种抗衰老滋阴潜阳的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