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泄漏检测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96227007.5 | 申请日: | 199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633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24 |
发明(设计)人: | 于学龙;韩祖维;刘岱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燕 |
地址: | 2500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泄漏 检测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检测密闭器件在一定气压下是否漏气及泄漏气体量的传感器。
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多场合需要检测密闭器具在一定压力下是否漏气,特别是在一次性使用输液(血)器具器身密合性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检测中,需要精度高,不易受干扰,使用方便的传感器。目前,主要采用差压传感器检测一定时间内密闭器件里压力变化量的间接方法检测密闭器件的密闭性能,这类方法检测精度较低,操作较复杂,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实用、抗干扰性能好、检测精度高的低成本气体泄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物质间电导率差异较大的原理及连通器原理设计的,具有独特的通气隔离块及两个连通腔体结构的传感器。以硬质材料做两个腔体—工作腔、回液腔,其中充以适量的导电液体,两个腔以适当的方式相连通。其中工作腔内设置一个通气隔离块,隔离块上表面设置配置电级。
为便于检测不同容积的密闭器件和不同范围的泄漏量,腔体的大小,腔体连接气管,通气隔离块及其孔径的尺寸,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尺寸可设计成不同的大小。
导电液体不与腔体、通气隔离块和配置电极发生化学反应。
两个腔体在底部以回液孔相连通,在上部或顶部以腔体连接气管相连通。
安全阀门安装于工作腔的顶部。为适应于不同范围的压力可设置成不同的压力安全值,以防止气源压力过高超出腔体的极限压力值而使腔体炸裂。
综上所述,一种气泄漏检测传感器,其特征是由两个由腔体连接气管3相连通的回液腔4和工作腔7组成,两腔体内充有导电液体5,经两腔体之间的回流孔14呈为联通状,在回液腔4的上部有带气阀1的出气管15,工作腔7的上部安装一安全阀门6,下部有带气阀2的进气管10,在工作腔7内有一带工作孔12和回液孔13的通气隔离块9,通气隔离块9上分布有配置电极8,电极8经电极引线11连接工作腔7外的微机控制显示器。
本传感器的安装:本传感器是作为对被测件进行冲气的一部分气路而接入的。其进气管10接至气源处,出气管15接至被测件。
本传感器的工作过程分两部分:充气过程,平衡过程。
(1)充气过程:打开气阀,气源的高压气体从进气管经隔离块9上的工作孔12冒出液面,到达工作腔7的上部,然后经腔体连接气管3进入回液腔4,从回液腔4经出气管15到达被测件,充气过程的目的在于将被测件内的气体压力充至标准要求的压力(一次性使用输液(血)器具器身密合性检测标准要求,在50KPa压力下不漏气)。
(2)平衡过程:平衡过程从被测件内气压接近于气源压力时开始,在平衡过程中,经过隔离块9上工作孔12的气体是以气泡的形式冒出的,这时,通过配置电极8就可检测到每个气泡,从而达到检测被测件是否漏气的目的。
工作时,外接气源,气源的压力由压力表指示,气源经气阀2,气体泄漏传感器,气阀1,对被测件进行充气。在被测件内压力接近于气源压力时,开始检测,由传感器输出信号,经微控制器处理后,送结果显示器进行显示。
本实用新型综合利用不同物质间电导率有较大差异的原理和连通器的原理,采用独特形状的隔离块及相连通的两个腔体(工作腔、回液腔)。其抗干扰性能好、实用、经济、应用面广。既适用于一次性使用输液(血)器具器身密合性的检测,又可广泛用于检测密闭器件的密闭性能的许多场合。
图1为气体泄漏检测传感器的结构图
1、2——气阀 3——腔体连接气管
4——回液腔 5——导电液体
6——安全阀门 7——工作腔
8——配置电极 9——通气隔离块
10——进气管 11——电极引线
12——工作孔 13——回液孔
14——回流孔 15——出气管
图2为通气隔离块的剖示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见附图1,其材料采用工程塑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7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排列齿条的颚式破碎机齿板
- 下一篇:一种电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