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空压辅助联轴节的扭簧式离合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18030.0 | 申请日: | 1996-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63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锦 |
| 主分类号: | F16D23/02 | 分类号: | F16D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空压 辅助 联轴节 扭簧式 离合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合器,特别是一种带空压辅助联轴节的扭簧式离合器。
如图1所示,习用的扭簧式离合器由基板、输入结构、输出结构、电磁制动结构及连接扭簧组成,输入结构由输入轴及套装在输入轴外的外毂组成;输出结构由输出轴及套装在输出轴外的外毂组成,其外毂的外周设有止挡;电磁制动结构由电磁衔铁及释放杆组成,释放杆的一端与电磁衔铁连接,其另一端设有与输出结构外毂外周上的止挡相对应的制动爪;连接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输入轴及输出轴连接。使用时,电磁制动结构的电磁衔铁得电动作,使释放杆翘起,并带动其端头的制动爪动作而与输出结构外毂上的止挡脱开,使制动释放,输入轴旋转,并使输入轴经连接扭簧带动输出轴旋转。这种结构的扭簧式离合器,往往由于电磁制动结构作用在电磁衔铁上的电磁线圈激磁及连接扭簧的延迟,导致输入轴与输出轴无法同步,尤其当离合器的电气及机械特性老化时,这种不同步的滑移现象则更为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延长离合器使用寿命、消除因电磁线圈激磁及连接扭簧的延迟,导致输入轴与输出轴不同步现象发生、确保输出轴与输入轴同步旋转的带空压辅助联轴节的扭簧式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输入结构、输出结构、电磁制动结构及连接扭簧,输入结构由输入轴及套装在输入轴外的外毂组成;输出结构由输出轴及套装在输出轴外的外毂组成,其外毂的外周设有止挡;电磁制动结构由电磁衔铁及释放杆组成,释放杆的一端与电磁衔铁连接,其另一端设有与输出结构外毂外周上的止挡相对应的制动爪;连接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输入轴及输出轴连接,还包括固定安装在输入结构外毂上的空压辅助联轴节。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基板、由输入轴及外毂组成的输入结构、由输出轴及外毂组成的输出结构、由电磁衔铁及释放杆组成的电磁制动结构、连接扭簧及空压辅助联轴节组成,输出结构外毂的外周设有止挡;释放杆的一端设有与止挡相对应的制动爪;连接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输入轴及输出轴连接;空压辅助联轴节固定安装在输入结构外毂上,并在运转时,藉助压力空气使空压辅助联轴节与输出结构的外毂卡接,不仅降低了连接扭簧传递的力矩,提高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而且消除因电磁线圈激磁及连接扭簧的延迟,导致输入轴与输出轴不同步现象发生,确保输出轴与输入轴同步旋转,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习用的扭簧式离合器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扭簧与输入轴及输出轴连接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基板1、输入结构2、输出结构3、电磁制动结构4、连接扭簧5及空压辅助联轴节6组成,输入结构2由输入轴21及套装在输入轴21外的外毂22组成;输出结构3由输出轴31及套装在输出轴31外的外毂32组成,输出轴31两端分别设有回转接头311及径向通孔312,在输出轴31的中心设有两端分别与回转接头311及径向通孔312贯通的中心通孔313,其外毂32的外周设有止挡321;电磁制动结构4由电磁衔铁41及释放杆42组成,释放杆42的一端与电磁衔铁41连接,其另一端设有与输出结构3的外毂32外周上的止挡321相对应的制动爪421;如图4所示,连接扭簧5的两端分别与输入轴21及输出轴31连接;空压辅助联轴节6由主体61、气缸62、连接气管63及顶杆64组成,主体61上设有允许输出轴31穿过的中心通孔611,在其周壁设有与输出轴31上径向通孔312相对应的通孔612,主体61的一端设有定位在输入结构2的外毂22外周的定位块613,并固定安装在输入结构2的外毂22上,主体61的另一端依次设有经嵌牙连接的连接体65和副体66;气缸6安装在主体61的侧壁上;连接气管63的两端分别与主体61周壁的通孔612及气缸62的一端连接;顶杆64轴向穿设在主体61的定位块613上,其一端与气缸62的移动件连接,其另一端与输出结构3的外毂32上的止挡321相对应。
在运转时,电磁制动结构4的电磁衔铁41得电动作,使释放杆42翘起,并带动其端头的制动爪421动作而与输出结构3的外毂32上的止挡321脱开,使制动释放,输入轴21及外毂22旋转,压力空气经回转接头311、输出轴31上的中心通孔313及径向出气孔312、连接气管63进入气缸62,使气缸62的移动件推动顶杆64移动,并卡接在输出结构3的外毂32上的止挡321上,使输出结构3经止挡321及连接扭簧5随输入结构2一起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锦,未经张文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8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