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阴极射线管玻璃屏的抛光装置和抛光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09350.1 | 申请日: | 1996-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8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毅;山中正承;宇贺神宏之;滝川具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4B13/015 | 分类号: | B24B13/015;B24B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晓萍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阴极射线管 玻璃 抛光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阴极射线管的抛光装置和抛光方法。
目前,构成电视机或显示器的阴极射线管(CRT)的图象显示部分的玻璃屏是通过将一大块大约1000℃的熔融玻璃(玻璃粘块)填充到一金属模中并压缩该粘块而形成的。然而在这种压缩成型方法中,往往会在用作屏幕或图象显示部分的玻璃屏的表面部分产生如极微小的凹槽的点缺陷或呈皱纹的形线缺陷。为了避免这些缺陷以获得一光感质量好的产品,已经采用对玻璃屏表面部分的抛光处理。这里,抛光处理包括研磨和抛光,并且至少指其中的一种。
就抛光玻璃屏的表面部分的方法而言,已知这样一种方法,即一由橡胶或毛毡制成的圆柱形套筒绕圆柱形套筒的中心轴转动,并且转动套筒被推到表面上(下文中,称为转筒式抛光法)。在转筒式抛光法中,转动柔韧性的圆柱形套筒并推到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玻璃屏的表面部分,同时一适当的内压力施加到圆柱形套筒内部,并利用一呈稀浆状的研磨剂材料进行抛光,该研磨材料具有适当的硬度和磨料粘度规格。因此,圆柱形套筒可以适应表面部分的形状,并且转筒抛光法适合用作一种抛光具有各种曲率半径的玻璃屏的方法。
尽管如此,在传统的转筒抛光装置中,圆柱形抛光工具仅由绕圆柱形部件的中心轴转动的装置驱动。在此情况下,圆柱形抛光工具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应于玻璃屏的边缘部分的那部分被局部磨损,这将缩短抛光工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避免上述的缺陷,日本未经审查专利公开号31609/1995中提出了一种抛光装置,其中抛光是在圆柱形抛光工具沿转动轴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进行的,从而减少了圆柱形抛光工具的局部磨损。然而在此装置中,虽然对增加对应于玻璃屏的边缘部分的部位上的局部磨损宽度有一定作用,但在圆柱形抛光工具的整个宽度上作均匀地磨损以便整个宽度可以被有效地利用是不可能的。因此延长圆柱形抛光工具的使用寿命的效果是达不到的。
另外,在传统的转筒抛光方法中,抛光是通过在玻璃屏的转动中心和圆柱形抛光工具的转动轴之间设定一段距离(下文中称为“转筒偏位”)以具有一固定值而实现的。因此,在玻璃屏的表面部分上的抛光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别,并且用单个抛光装置难以均匀地抛光整个表面部分。为了均匀地抛光表面部分,必须用结合有几种“转筒偏位”的多个抛光装置。因此,需要一定数量的抛光装置。
而且,为了抛光表面部分的四个角,必须设定一较大的转筒偏位。然而在此情况下,圆柱形抛光工具的一部分超出表面部分之外,从而抛光效率降低了。这种缺点在一玻璃屏上相当明显的,其中在横向上的长度相对较长(纵横比为:9∶16),这种比例在近几年中已广泛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阴极射线管玻璃屏的方法和用于实现该方法的装置,通过有效地利用抛光工具的整个部位可延伸圆柱形抛光工具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抛光效率。
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通过提供一种用于阴极射线管的抛光装置可以实现,该抛光装置包括一以预定速度转动的、并适用于将玻璃屏固定安装于其上的转动台,以及一用预定力和预定内压力推到玻璃屏上以使之抛光的转筒式抛光工具,其中转筒式抛光工具绕在垂直转动轴的任意直线上的其作为转动轴的中心轴转动并且绕一作为转动中心的点摆动,从而抛光工具的转动轴在抛光玻璃屏的过程中进行绕转动中心的弧线上的往复运动。
为了以一更有效地方式实现上述目的,该抛光工具绕垂直于抛光工具的转动轴的直线上的点摆动,这样抛光工具的转动轴进行在弧线上的往复运动,并且抛光工具往复运动,这样屏的中心和抛光工具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抛光阴极射线管玻璃屏的方法,包括将一阴极射线管固定安装在一转台上,使要被抛光的表面部分朝向;绕其中心轴转动转筒式抛光工具,并将该抛光工具推到表面部分上以抛光它,其中玻璃屏固定安装在转台上以使玻璃屏的中心和转台的转动中心一致,并且依据玻璃屏的转动角度改变玻璃屏中心和抛光工具中心轴的距离。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对本发明和其许多优点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转筒式抛光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转筒式抛光装置的局部省略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转筒式抛光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一阴极射线管玻璃屏的转动角度相对转筒偏位的关系的图表;
图5是一阴极射线管玻璃屏的平面图,以说明转筒偏位的位置;
图6A和6B是阴极射线管玻璃屏的平面图,以说明转筒偏位的位置;
图7是本发明的转筒抛光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
图8示出了一传统的用于阴极射线管的抛光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9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