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塑机的材料供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105523.5 | 申请日: | 1996-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3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甲田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9C31/04 | 分类号: | B29C31/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塑机 材料 供给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合成树脂模塑机的材料供给装置,例如用于喷射模塑机或挤压模塑机,并且特别适用于已经压成薄片的再循环材料的供给。
当薄片状的或粉末状的模塑材料通过料斗自由落入模塑机时,可能在料斗中形成拱桥,使供给率不稳定。因此,安装一个螺旋以防止这样的问题发生并且强制供给材料。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60-116424公开了稳定地供给树脂材料的装置,该树脂材料可以是粉末状、薄片状、或者是粉末和小球的混合物,其中传感器布置在挤压机螺旋的基部用来检测螺旋强制供给器的下部的树脂材料的压力,强制螺旋供给器螺旋的转速由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以这种方式树脂材料的压力恒定地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然而,片状再循环材料通常具有大容积密度,材料在供给过程中具有各种姿态使得材料表现出变化的和波动的密度。因此,只靠强制螺旋供给器的转速,材料的压力不能保持恒定,因此易发生波动,需要对螺旋的转速进行频繁调节。另外,即使通过检测模塑材料的压力对螺旋的转速进行调节,由于灵敏度的问题,也使得稳定的供给片状再循环材料有很大困难。
由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在恒定压力下推压相关的料斗主体中的材料,即使是片状材料,稳定地向模塑机提供模塑材料的一种新型供给装置。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提供一种模塑机的材料供给装置,其中包括一个具有所需高度的材料供给筒,布置在料斗主体下面,将料斗主体与加热滚筒的后端的供给通道相连,加热滚筒装备有一个增塑螺旋;还包括一个可垂直移动的压实器,其具有一个小于供给筒的直径,具有一个平的前端,布置在料斗主体中,所述压实器与一个压力装置的活塞相连,以便将供给筒中的模塑材料通过所述供给通道推入加热滚筒中。
在上述布置中,当压实器升起时,料斗中的部分模塑材料流入供给筒和供给通道将它们填满。然后,压实器落下以恒定的压力推压供给筒中的模塑材料,直到供给筒中的材料受压表现出均匀的密度并且进入滚筒,因为没有其它出路。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模塑机的材料供给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剖侧视图。
在附图中,一个加热滚筒1装备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增塑螺旋2,一个供给通道4穿过一个在滚筒后端的上壁上形成的与滚筒一体的支持部分3,供给通道4有一个所需的高度。供给通道4的周壁是逐渐缩减的,使得面对增塑螺旋的供给通道的内口4a的直径小于其外口的直径。
标记5代表料斗主体,它装备有一个供给筒6,供给筒6具有一个所需的高度,供给筒的下端的直径略大于所述供给通道4的内口的直径。料斗的上口由一个封闭件7关闭,封闭件7上具有一个材料入口。
所述供给筒6具有一个下筒部6a,上有固定法兰8;具有一个下端部6b从法兰向下突出,其外径基本上等于所述供给通道4的直径。下筒部的内周壁的上部区域是逐渐缩小的,表示出较大的上口。供给筒还有一个上筒部6c与料斗主体的下端相连,其内径与下筒部的上口的直径相同。上筒部与下筒部相互保持接合并由螺丝或类似物紧固成一体。
安装在料斗主体5下端的供给筒6,下筒部6a的下端部6b与供给通道4保持接合,并且对头接合在支持部分3的上表面上,法兰8由螺栓12紧固在支承3上,并且因此紧固在所述加热滚筒上。
标记9代表一个压实器用来推压模塑材料,压实器是一个具有平的前端的金属棒,压实器的直径略小于所述供给筒6的内径。压实器9与压力装置10的活塞11的前端相连。压力装置10包括向下的一个气压缸或一个液压缸,并且安装在所述封闭件7的中心,使得它可以在供给筒6的正上方的料斗主体5中垂直移动,当压力装置10的气压或液压驱动活塞11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时,压实器从由实线所示的升起位置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低位,以恒定的压力将模塑材料强制推入供给筒6,进入供给通道4并且进一步进行滚筒。
压实器9的直径的选取随供给筒6的内径以及模塑材料的颗粒大小和形状而变化。如果模塑材料是一种压碎的片状再循环材料,则压实器9的直径最好基本等于所述供给通道的内径。
如果材料供给装置具有如上所述构造,当压实器9位于其升起位置时,自动落入料斗主体的一部分位于下部的模塑材料流入供给筒6和供给通道4进行充填。如果模塑材料是包括具有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压碎的片状再循环材料,它们在供给筒6中的姿态可以变化,它们之间的间隙可能不同,表现出材料的密度变化和波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55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浴室用干燥换气装置
- 下一篇:感应式预付卡的改进记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