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6103234.0 | 申请日: | 199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00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I·R·J·贝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3/02 | 分类号: | B60K23/02;F16D48/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光新,王忠忠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离合器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有1995年2月18日申请的英国专利GB9503219.9的优先权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主摩擦离合器的控制方法/系统,特别涉及自动控制汽车的气动主摩擦离合器的一种控制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空制汽车主摩擦离合器的控制系统和方法,和采用自动控制的主摩擦离合器的汽车自动机械变速系统,都是公知技术,这方面可以参看美国专利4,081,065、4,361,060、4,595,986、4,648,290、4,712,658、5,275,267、5,377,979和5,337,874,这里也把这些专利的公开内容包括进来,以供参考。
现有技术的气动主离合器的控制器都不能令人完全满意:离合器执行机构活塞在离合器处于完全啮合和/或完全分离位置时一般总会将止动件卡住,因而由于气动气体的可压缩性而往往使动力气缸中的压力过高或过低,从而当活塞被移离原来的位置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纠正过来,因而降低了执行机构反应的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汽车气动主摩擦离合器这样一种执行机构的一种控制方法/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或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该执行机构有一个活塞可在气缸中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离合器啮合,沿第二方向移动使离合器分离,两方向的行程受止动件的限制,执行机构反应的灵敏比现有技术的同等控制器有所提高。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配备一个执行机构活塞的位置传感器;确定执行机构活塞与止动件接触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位置;然后当促使执行机构活塞使主离合器完全啮合或完全分离时(最好用闭路式控制)控制活塞使其移到其要与有关的止动件接触时小量偏移的位置,并保持该位置。不然活塞也可以移到其与止动件接触的位置,然后回到其最小偏移位置,并保持处在该位置。这之后,当需要改变离合器的状态时,执行机构就无需在促使活塞沿所要求的方向移动之前排掉过多的压力或在压力不足的情况下蓄压,从而提高控制器反应的灵敏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气车气动的主摩擦离合器的一种反应灵敏度有所提高控制器。
阅读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发明的一些最佳实例所作的详细说明可以清楚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主摩擦离合器应用了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系统的汽车自动变速系统的原理图。
图2A是本发明图2中表示执行机构活塞位置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2的执行机构的工作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控制器的原理流程图。
实施例说明
图1示出了重型汽车(例如重型卡车等之类)装有本发明的自动离合器控制器的传动统的原理图。这种典型的传动系有一个加油节气门受控的发动机(柴油机等之类)和节气门控制器12,供控制发动机有加油过程。发动机10给曲柄或输出轴15提供扭矩,输出轴15的转速由发动机转速传感器13检测。
汽车主摩擦离合器20有一个固定板21和一个活动板23,前者由变速器输出轴15驱动,后者可相对于固定板21轴向移动,与固定板21全啮合或部分啮合。图1中只示出一对固定板和活动板,但本技术领域的行家们都知道,离合器20可配备有多对这类板。离合器20当然配备有离合器执行机构组件,与活动板23相联系,供控制离合器20使其从分离状态进入部分啮合状态再进入全啮合状态。如图所示,离合器执行机构是气动控制的,由气源28提供诸如经调节和过滤的空气之类的压缩气体。气源28可以是重型卡车的车载空气压缩机,汽车制动系统和其它各种执行机构(例如变速执行机构等)的操作用气也由该空气压缩机提供。
从图中可以看到,主摩擦离合器20的活动板23可转动地固定在多速变速器30的输入轴25上。输入轴25的转速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31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通公司,未经易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3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垃圾处理成建材原料及有机复合肥原料的方法
- 下一篇:布制品折痕增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