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机控制的摩擦压力机式压砖机无效
| 申请号: | 95205608.9 | 申请日: | 1995-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50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培俊 |
| 主分类号: | B28B3/00 | 分类号: | B28B3/00 |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云,欧阳桥 |
| 地址: | 650213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控制 摩擦 压力机 式压砖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成型设备,特别是改进的微机控制的自动化压砖机。
摩擦压力机式压砖机,因动作复杂,目前国内的大多数是依靠人工来操作,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两人才能操作一台机器;国外虽然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压砖机,但其结构复杂、售价极高、且难以维修,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是承担不了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的压砖机,其程序编制容易、可长期自动工作、成本较低。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摩擦压力机式压砖机的基础上,随机设置工业控制微机,加料槽上连接上加料汽缸,各汽缸的控制装置采用电磁阀,各电磁阀的控制极连接工业控制微机的输出端,在加料汽缸和砖场模具处所装的位置发讯器采用感应开关。由于采用了工业控制微机来控制摩擦压力机的动作,所以自动化程度可大大提高,编程也较简单;位置发讯器采用感应开关,它不怕污染及振动,没有机械磨损,所以控制准确,可长期自动工作。
下面,依照说明书附图提供的两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吨位机示意简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工业控制微机1、电磁阀2、20、21、28、25、加料汽缸8、位置发讯器4、9、加料槽5、工作台6、下模芯7、下模外框8、上模10、螺杆11、螺母12、轴承13、提升摩轮14、飞轮15、下压摩轮16、调节弹簧17、主汽缸18、快放阀19、杠杆22、脱场汽缸24、加力杠杆机构26、可调螺杆27、弹簧28。
参见图1,本自动压砖机是在现有的摩擦压力机基础上,随机设置有工业控制微机1,加料槽5上连接有加料汽缸3,各汽缸的控制装置采用电磁阀2、20、21、23、25,各电磁阀的控制极连接工业控制微机的输出端430、431、432、433、434,在加料汽缸8和砖场模具7、10处所装的位置发讯器4、9采用感应开关。工业控制微机1的种类可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感应开关可采用磁感应开关。当欲将上述的普通机改造成较大吨位机时,只需简单地在主汽缸18的挺杆和摩轮14、16的转轴间连接一加力杠杆机构26,就可使压力有所提高。
当启动机器时,工业控制微机1的431端输出信号,电磁阀2O的P、A点接通,高压空气进入主汽缸18的右腔,使摩轮的转轴及提升摩轮14右移压向飞轮15,飞轮15旋转上升,螺杆11及上模10随之上升,压力机处于待工作状态;微机1的430端输出信号,电磁阀2的P、A点接通,高压空气进入加料汽缸3,推动装满粉料的加料槽5前移,微机此时又发出434信号,电磁阀25的P、A点接通,高压空气进入脱场汽缸24,杠杆22使下模外框8下移,下模芯7与之平齐,模腔中的场料被加料槽5推出;微机43O信号消失,电磁阀2的P、B点接通,加料槽5返回,这时微机输出信号433,同时434信号消失,电磁阀23的P、A点接通,而电磁阀25的A、O点接通,于是杠杆22使下模外框8上移,与下模芯7形成空腔,加料槽5退回时将粉料加入空腔并刮平;加料槽5退到位时,微机输出信号432,同时431信号消失,电磁阀21的P、A点接通,高压空气进入主汽缸18的左腔,摩轮转轴及下压摩轮16左移压向飞轮15,螺杆11及上模10下移,微机1交替发出431及432信号,使上模10产生一轻、二重、三加压的三次冲压运动。完成上述动作后,又周而复始地自动重复前面的工作程序。对于压力要求较大时,只需简单地在摩轮特轴和主汽缸18的挺杆间设置一组加力杠杆机构26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达到以下效果:编程容易,程序修改也容易,可准确地实现生产中所要求的一轻、二重、三加压的复杂运动,及自动脱场、自动加料、推出产品、联锁保护等动作,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一人可操作数台机器,可保证产品质量高而稳定,另外,对现有的摩擦压力机的改动不大,因此造价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培俊,未经刘培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5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联合收割机
- 下一篇:一种耐火粘贴材料的柔性层状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