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豆点播机无效
申请号: | 95202274.5 | 申请日: | 1995-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2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振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敦成 |
地址: | 16412***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点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播种机,施肥的农机具。
大豆属于单株分枝植物,现有的播种机均采用的是连续性播种方式,至使大豆的株距不固定,甚至成堆,成片的生长,造成了相互争夺养分,通风和光照效果不理想,只是单株长高,而不分枝,产量低,用种量大。另外现有设备的施肥方法是将化肥埋在土中的同一深度,肥效持续时间短,不利于大豆的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能提高大豆产量的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施肥装置,播种装置,播种装置内有一个圆周上等距离有10~12mm直径、10~12mm深的孔的播种轮,播种轮由驱动装置带动,施肥装置的深松梨后带有一分层施肥器。分层施肥器由带有分层槽的护板和安于护板内的斜隔板组成,斜隔板的数量与分层槽相同,并且其长度自下而上逐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播种装置内的播种轮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将落在播种轮上的孔内的单粒种子,均匀地播于垄内,一般株距在15cm左右,形成具有一定间隙的单株,其通风,透光效果大大提高,大豆主干上可以分出多个枝叉,结果多,成实饱满,而且用种由每垧90kg左右,下降到每垧25kg左右。本实用新型的施肥器上带有分层施肥器,将肥料置于垄的不同深度,并且每一层肥料上均盖有土,可以保持肥效的长期稳定,有利于提高产量。本实用新型的增产效果明显,每垧地的产量可由400斤左右提高到700斤以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播种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结合图1,驱动装置采用施拉机并设置有离合器1和操纵杆2,驱动装置与点播机之间有牵引杆3,在点播机支架10上安装的有升降装置4,播种装置、施肥装置、覆土装置12和镇压滚13。播种装置由种箱7、播种轮9、开沟护种梨16组成。结合图2和图3,播种轮的圆周上等距离开有直径为10~12mm,深度为10~12mm的孔,施肥装置包括深松犁14,安装于深松犁14后的护板15,安装于护板15内的斜隔板11、肥箱6、排肥轮8组成护板15上带有3~4个分层槽,每槽间的距离为1cm,每一个分层槽都对应一个斜隔板,并且斜隔板的长度自下而逐渐缩短。操作中将点播机下降后,开出宽3cm的深松沟,可将肥料施于6cm、5cm、4cm不同的深度层。豆种以每株间隔15cm左右播下并随后覆土、镇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振,未经马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22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