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黑白显像管荧光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08997.8 | 申请日: | 199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7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发明(设计)人: | 姜锡玩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9/22 | 分类号: | H01J9/22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莹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黑白 显像管 荧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在黑白显像管(CRT)的屏上制作荧光层的方法,特别是涉及采用旋转台制作荧光层的方法。
图1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中制作荧光层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剖面示意图。在图1中,一玻壳B装在固定沉淀台1的一固定框格2上。包含荧光粒子的悬浊液L注入该玻壳内。在这种情况下,含于悬浊液中的荧光粒子沉积在底面,即玻壳B的屏表面Ba上。
这种方法可用于屏表面Ba是平面或凸面的情况,但不能用于凹面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凸或凹指的是屏的外表面。
在玻壳B的屏表面Ba是平面或凸面的情况,含于玻壳B的悬浊液L中的荧光物质均匀地沉积一预定的高度。但是,如果玻壳B的屏表面Ba是凹面,荧光物质沉积的厚度将不一样,因为在玻壳B中注入的悬浊液L从液面到屏表面Ba的高度在中心部位和周围部位是不同的。这将在屏表面Ba产生色斑,工作过程中色匀度将会恶化。
韩国公开专利第92-7002号曾公开了一种在屏表面为凹面的情况均匀地覆涂荧光物质的方法。参照图2,安装玻壳B的沉淀台3在一预定转速下由一旋转机构旋转。同时,沉淀台3通过由驱动机构驱动的一凸轮(未示出)在0-30°角的范围内偏移。
沉淀台3的旋转逐渐加速,在一预定时间以后达到一正常速度。这里,沉淀台3的正常旋转速度为0-300rpm,从而玻壳B的悬浊液L成为静态液流。
在该方法中,当含于注入到玻壳B中的悬浊液L的荧光粒子沉淀时,荧光粒子在静态液流中由竖直沉淀速度分量、水平沉淀速度分量以及由该竖直和水平沉淀速度分量合成的沉淀力的作用而斜向地沉积在玻壳B的屏表面Ba,当随着荧光粒子沉淀在屏表面而完成荧光层时,将悬浊液L从玻壳B中排出。
根据该方法,在屏表面中心和周围部分沉积的厚度因离心力而得以改进。然而,这种方法对作用于屏表面Ba的沉积力没有影响。结果,荧光层包括发光均匀性的涂覆特性变差。另外沉淀时间(约20分钟)也没有缩短。
所以,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黑白显像管荧光层的方法和装置,其中随着玻壳的自转和公转而将荧光层形成在屏上,从而由此改进而提高总的发光效果并大大缩短沉淀时间。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制作黑白显像管荧光层的方法,其中将含有荧光粒子的悬浊液注入所述显像管的玻壳内并进行沉淀,并且所述玻壳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在悬浊液沉淀过程中所述玻壳相对其自身的轴自转和围绕所述水平面的轴公转。
实施该制作黑白显像管荧光层的方法的装置为,包括一与水平面垂直设置的第一旋转轴,一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的旋转台和一与该旋转台构成一体的倾斜部,所述旋转台沿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一与所述倾斜部的倾斜表面垂直设置并与第一旋转轴同时旋转的第二旋转轴;以及一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的沉淀台,并在其上安装玻壳。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制作荧光层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制作荧光层的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表明第一旋转轴转速和荧光层厚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表明第二旋转轴转速和荧光层厚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将结合图3、4和5予以描述。
一第一旋转轴4设置成与水平面垂直。一旋转台5固定在该旋转轴的中心。一倾斜部5a形成在该旋转台的一侧。一第二旋转轴6固定在该倾斜部上并与之垂直。一沉淀台7和玻壳B安装在该第二旋转轴6上。倾斜部5a的倾角最好是大于0°而小于80°。
下面将描述采用本发明的上述装置制作黑白显像管荧光层的方法。首先,采用氢氟酸和纯水清洗玻壳B,并将玻壳B装在沉淀台7上。随后将硝酸钡水溶液的电解质溶液和含有荧光粒子的悬浊液L依次注入玻壳B内。
为了给屏提供离心力,第一旋转轴4逐渐加速到300rpm,而第二旋转轴6逐渐加速到200rpm。从而,玻壳B以第一和第二旋转轴4和6为中心自转和公转。玻壳的自转和公转持续进行30秒至3分钟。
根据该操作,含于悬浊液L中的荧光粒子由合成外力沉积在屏上。具体地讲,朝向屏整个表面的离心力,朝向屏周围表面的离心力以及重力产生的沉淀力共同作用在荧光粒子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89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