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热烹调器无效
申请号: | 94248921.7 | 申请日: | 199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318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31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精一;新井义典;松田州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J27/082 | 分类号: | A47J27/08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热 烹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用绝热容器来进行烹调的烹调器,具体涉及收容着多个烹调用内锅来进行烹调的绝热烹调器。
以往已知的绝热烹调器,例如实公平3-10920号公报中所示的,作为短时间用火就可以解决的烹调器具,将烹调材料用装有把手的烹调用内锅预先加热烹调之后,将烹调用内锅收容在绝热外容器内,通过密闭规定时间并保持绝热状态来进行烹调。
但是,在以往的绝热烹调器中,由于在绝热外容器内只能收容一个烹调用内锅,饭菜的种类只限于一种。因此,在绝热烹调两种以上的饭菜、或者在绝热烹调几份大人的饭菜时,就要更换烹调用内锅,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而且,从构造上来讲,即使加大绝热外容器的容量以便能够收容多个烹调用内锅,如果烹调用内锅的内锅盖不能固定在内锅本体上,内容物就会洒出来。而且,烹调用内锅的内锅把手,在其被收容在绝热外容器内时,如果不比烹调用内锅的上缘还突出,就很难取出烹调用内锅;如果内锅把手比烹调用内锅的上缘还突出,在重叠多个烹调用内锅时,由于内锅把手使上烹调用内锅倾斜,其安定性不好,内容物就会洒出来。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热烹调器,这种绝热烹调器能够整齐收容多个烹调用内锅,一次绝热烹调两种以上的饭菜,而且,为了能够这样做,即使将多个烹调用内锅收容在绝热外容器内,也能够将烹调用内锅的内锅盖固定在内锅本体上,而且,在将多个烹调用内锅重叠的时候,也能使上烹调用内锅不会由于内锅把手而造成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1方案,在由具有绝热性的外盖和外容器本体构成的绝热外容器内,可自由出入地收容着多个在内锅本体上盖有锅盖的烹调用内锅。根据第2方案,在所述绝热外容器内上下叠置地收容着多个烹调用内锅,由所述外盖的内面按压上烹调用内锅的内锅盖使之固定在内锅本体上,同时,由上烹调用内锅的底部按压下烹调用内锅的内锅盖使之固定在内锅本体上,从而将多个烹调用内锅保持在绝热外容器内。根据第3方案,在所述绝热外容器内,并列地收容着多个烹调用内锅,由所述外盖的内面按压所述多个烹调用内锅的内锅盖使之分别固定在内锅本体上,从而将多个烹调用内锅保持在绝热外容器内。根据第4方案,所述烹调用内锅,其所述内锅盖的周缘覆盖所述内锅本体的开口部上缘,并且设有与内锅盖的周缘同高或者比周缘稍微突出的捏手。根据第5方案,所述烹调用内锅,其所述内锅盖的周缘覆盖所述内锅本体的开口部上缘,并且设有其高度比内锅盖的周缘稍低的捏手。
根据第6方案,在所述烹调用内锅上,将比所述内锅本体的开口部外径大一些而形成的内锅把手,通过在内锅本体的相对两侧壁上的安装件可转动地进行安装,该安装件的至少一边设有当所述内锅把手倒伏时保持比内锅盖的周缘还稍微突出的状态、而当内锅把手被从上方按压时使之与内锅盖的周缘同高的转动限制片。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下述的优点和效果,例如:采用第1方案,由于在绝热外容器内收容着多个烹调用内锅,使饭菜的多样化成为可能。而且,随着容量的增大,烹调几份大人的饭菜也成为可能。
采用第2方案,当在绝热外容器内上下重叠地收容着多个烹调用内锅时,上烹调用内锅的底部按压下烹调用内锅的内锅盖而将内锅盖固定在内锅本体上,接着在将外盖闭合时,外盖的内面按压上烹调用内锅的内锅盖而将内锅盖固定在内锅本体上,从而可将多个烹调用内锅保在绝热外容器内。
采用第3方案,当在绝热外容器内并列地收容着多个烹调用内锅时,外盖的内面按压各个烹调用内锅的内锅盖而将各个内锅盖固定在各自的内锅本体上,从而可将多个烹调用内锅保持在绝热处容器内。
采用第4方案,由于将内锅盖的捏手设成与内锅盖的周缘同高或者比周缘稍微突出,在将多个烹调用内锅上下重叠地收容在绝热外容器内时,上烹调用内锅的底部按压下烹调用内锅的内锅盖的捏手而使内锅盖固定在内锅本体上,接着在将外盖闭合时,外盖的内面按压上烹调用内锅的内锅盖的捏手而使内锅盖固定在内锅本体上,从而可将多个烹调用内锅保持在绝热外容器内。
此外,在将多个烹调用内锅并列地收容在绝热外容器内并将外盖闭合时,外盖的内面按压各个烹调用内锅的内锅盖的捏手,使各内锅盖固定在各自的内锅本体上,从而可将多个烹调用内锅保持在绝热外容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酸素株式会社,未经日本酸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8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