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油储罐浮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21459.5 | 申请日: | 1994-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60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7 |
发明(设计)人: | 尹宝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宝泉 |
主分类号: | B65D90/28 | 分类号: | B65D9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军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储罐浮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运输领域物料贮存的容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石油化工领域的石油储罐浮盘装置,其组装在石油储罐的内部,可防止或减少石油产品的蒸发损耗,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迄今为止,同类浮盘例如中国专利90222442.5号亦即张氏浮盘所述的结构,是通过钢制径向梁和周边梁的组合固定有六十块泡沫塑料浮子,为了导除静电,其在泡沫塑料浮子的外面包履有金属网,并在其内填充有导电的添加剂,但该浮盘存在有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采用钢制径向梁和周边梁,其与铝制梁相比重量较重,并存在有锈蚀的缺陷;
2、由于组装有六十块泡沫塑料浮子部件,使浮盘的结构较为复杂;
3、泡沫塑料浮子存在塑料老化问题,其耐油性和使用寿命等性能,远不如传统的金属浮子优越;
4、泡沫塑料浮子直接与油面接触,因相互摩擦产生的静电电位要高于传统的金属浮子;
5、在泡沫塑料浮子外面包上金属网,在其内填充传导静电的添加剂,虽能使其具有一定的导静电性能,但这种导静电性能远不如传统的金属浮子优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石油储罐浮盘装置,使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性能可靠及具有较佳的导静电性能的功效,而可防止或减少石油产品的蒸发损耗,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石油储罐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环形密封圈(1)、顶板(3)和伞状浮力式骨架(H)等部件组成,其中,环形密封圈(1)由耐油橡胶制成,置设于顶板(3)的外圆周上部;顶板(3),为一圆盘体,由铝板制成,其装设于伞状浮力式骨架(H)的上面;伞状浮力式骨架(H)是由若干根径向浮予梁(10)、弦梁(9)和中心连接板(11),以铆焊或紧固件连接成一整体;该径向浮子梁(10)以储罐(7)的中轴线为圆心等距设置,其外壳为空心状铝合金管型材(f)制成的密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石油储罐浮盘装置,其中所述的伞状浮力式骨架(H)中的径向浮子梁(10)是由空心状的铝合金管型材(f)、泡沫塑料(15)和密封装置(S)组成,即所述的泡沫塑料(15)密封组装在铝合金管型材(f)的空心腔位置处,该泡沫塑料(15)为闭孔结构,其两端组装有密封装置(S),该密封装置(S)由密封树脂胶(17)和外封盖(16)组成,外封盖(16)与径向浮子梁(10)固接成一体,其内侧为密封树脂胶(17),二密封树脂胶(17)之间夹设有泡沫塑料(15),二外封盖(16)上面均设有注胶孔(14)。
前述的石油储罐浮盘装置,其中所述的伞状浮力式骨架(H)中的径向浮子梁(10)为设有密闭空腔(19)和密封装置(M)的结构,其外壳是由空心状的铝合金管型材(f)制成,二端设有密封装置(M),该密封装置(M)由外封盖(16)、密封树脂胶(17)和内封盖(18)构成,二密封装置(M)之间形成密封空腔(19),二外封盖(16)、内封盖(18)嵌于铝合金型材(f)的空腔内焊固为一体,外封盖(16)与内封盖(18)之间设有密封树脂胶(17),二外封盖(16)上面均设有注胶孔(14)。
前述的石油储罐浮盘装置,其中所述的伞状浮力式骨架(H)中的径向浮子梁(10)是由空心状的铝合金管型材(f)、泡沫塑料(15)和密封装置(M)组成,即所述的泡沫塑料(15)的两端组装有密封装置(M),该密封装置(M)由外封盖(16)、密封树脂胶(17)和内封盖(18)构成,二密封装置(M)之间形成密封空腔(19),二外封盖(16)、内封盖(18)嵌于铝合金型材(f)的空腔内焊固为一体,二外封盖(16)上面均设有注胶孔(14),外封盖(16)与内封盖(18)之间设有密封树脂胶(17)。
前述的石油储罐浮盘装置,其中所述的伞状浮力式骨架(H)中的径向浮子梁(10)是由空心状的铝合金管型材(f)、泡沫塑料(15)和密封装置(S)组成,在铝合金管型材(f)的两端分别组装固设有连接杆(e)。
前述的石油储罐浮盘装置,其中所述的径向浮子梁(10)将泡沫塑料(15)组装到铝合金型材(f)的空心位置后,在泡沫塑料(15)的两端面组装一层金属板或金属膜(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宝泉,未经尹宝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1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