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插座的上壳体构造无效
申请号: | 94211175.3 | 申请日: | 1994-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33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03 |
发明(设计)人: | 颜明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明贤 |
主分类号: | H01R13/453 | 分类号: | H01R13/4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城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仰贤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插座 壳体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插座的上壳体构造。
通常使用的一般插座,它的壳体构造如图一所示,基本上是在一下壳体(10)上装设有一上壳体(11),而其中该上壳体(11)处设置孔洞(111),以供作为插头的支脚(图上未示)插入使用,籍以达到电源导通之目的。诚然实用性能不差,惟若再配合实际使用形态,严格探讨起来不难发现其中仍存在着极大尚待改进之缺陷,即常用插座的上壳体(11)处所设置的孔洞(111)是直接连通内部的导电簧片(图上未示)的,换句话说,其内部导电组件并无其他元件的遮挡保护,宛如露在外面形态,对于稍具有常识者而言,当然不构成威胁,因为他知道不能触摸插座内的零组件否则即会有触电的危险,然而对于无知的孩童而言,则将造成莫大的伤害,因为孩童不知利害关系,基于好奇心理一旦于嬉戏玩耍中将物品由该上壳体(11)处所设置的孔洞(111)插入,无可避免的,必会发生触电的危险,严重者更将危及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安全插座的上壳体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安全插座的上壳体构造主要是由壳座、遮护件、弹性元件、外框架等组成的。其中:
壳体上部适当处设置有预定数目供插头支脚插入的孔洞。
遮护件底部成型有一容纳空间,可转动地装设在壳座上;上部对应壳座所设的孔洞亦设置有预定数目的穿孔;周缘成型有一肩部。
弹性元件装设在遮护件底部的容纳空间内,其一端固设在壳座上;另一端固设在遮护件上。
外框架上设置有一开口,开口周缘对应遮护件的肩部成型有一凸缘。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一为常用插座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二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三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四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五为本实用新型显示未使用状态的平面顶视图。
图六为本实用新型显示使用状态的平面顶视图。
图七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外观图。
图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外观图。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图二至图六所示的一种安全插座的上壳体构造,其主要是由一壳座(2)、一遮护件(3)、一弹性元件(4)及一外框架(5)等组合而成;其中:
该壳座(2),本实施例中系举制作成方形为例,其上适当处设置有预定数目供插头(8)支脚(81)插入的孔洞(21)(本实施例系设置有两个孔洞);
该遮护件(3),其底部成型有一容纳空间,可转动地装设在壳座(2)上,且其上对应壳座(2)所设的孔洞(21)亦设置有预定数目的穿孔(31),除此,其周缘成型有一肩部(32)。
该弹性元件(4),装设在遮护件(3)所设的容纳空间内,一端(41)固设在壳座(2)上,另一端(42)固设在遮护件(3)上,以提供适当的弹性回复力,促使该遮护件(3)在正常状态不使用时,其上所设的穿孔(31)皆可呈非对准壳座(2)孔洞(21)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该弹性元件(4)可以制作呈柱状(即各圈上下相叠,如图二所示),也可以制作呈平面状(即各圈皆在同一平面上),当然也可以制作成具有弹性的其他几何形状的样式,同样皆足以发挥弹性的作用力;
该外框架(5),其上设置有一开口(51),且该开口(51)周缘对应遮护件(3)所设的肩部(32)则成型有一凸缘(52),可利用外框架(5)上的开口(51)套设在遮护件(3)上,并与壳座(2)固设为一体,以限制遮护件(3)无法脱离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明贤,未经颜明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1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