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三轮车无效
申请号: | 94209993.1 | 申请日: | 1994-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6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凯 |
主分类号: | B62K7/00 | 分类号: | B62K7/00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仲辰 |
地址: | 0500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三轮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轮自行车,特别是指一种既可适合载人,又可载货的多用三轮车。
目前市售的三轮车大部分用于运载货物使用,虽然也可在其车斗侧壁加装座垫用以载人,但因其结构上的原因存在着乘客上、下车不便的缺点,公号号为GB87212397中公布的家用多功能三轮车的车厢采用多块板组成,可分别组装为载人、载小孩和载货三种结构,上述结构的三轮车存在着结构较复杂,长时间蹬踏致使骑乘人员易疲劳等技术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三轮车,通过采用在车斗前部设置有活动靠背,并在车斗后部设置活动后底板及后挡板等项技术措施达到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是:
一种多用三轮车由车架,车轮、车斗等构件装配制成,其特征在于车斗前部设置靠背1,靠背1两侧分别与连板2、连杆3的一端部活络配合,连板2、连杆3的另一端分别与车斗4侧壁的销钉6、支架5活动配合,与车斗4底部活销配合的车斗后底板24与后挡板23之间活络配合,车斗4后部的板壁上对称设置销孔7及销钉19、20,车斗4板壁及后挡板23之间装配有连接构件18。
本实用新型的加长车把结构特征是:
加长车把25端部活动插接于紧固在车把8底部的竖梁上的卡把套9中。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结构是:
车斗4中部底面紧固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底部与车斗后底板24两侧的相应位置开设有定位孔22。
本实用新型的闸杆特征是:
紧固于车斗前方下底部的支架15上设有后闸杆16,后闸杆16与前闸杆17为连杆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3具体结构是:
连杆3包括套合装配于筒套10中的滑杆11,中部与筒套10活销连接的L型限位杆12,滑杆11上均布有效数量的槽孔13,限位杆12的弯曲端通过开设于筒套10表面的仿形凹孔14与滑杆11表面的槽孔13凹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斗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杆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如图所示,靠背1高600mm,车斗底部距地面400mm,连杆3一端通过T型螺钉和靠背1连接,T型螺钉可在靠背1两侧框架上开设槽道26内滑动,槽道26长100mm,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支架5和车斗4侧壁连接,连板2一端与靠背1活销连接,另一端通过销钉6和车斗4侧壁下部滑动连接,连杆3的长度可调范围230mm-430mm,连板2的长度可调范围是180mm-230mm,其余结构如上述。
当使用本三轮车载货时将车斗4后底板24及后挡板23翻起,连接构件8挂接于车斗4侧壁的销钉20上,将车斗后底板24与后挡板23连接处固定于销孔7上,即可作为普通三轮载货或载人使用。
载人时将车斗后底板24下翻,用螺杆将支撑架21及车斗后底板24上的定位孔22穿接固定为一体,连接构件18与销钉19装配连接后,固定后挡板23,即可形成脚踏挂架以适于载人。
通过调节框架两侧的连杆3及连板2,改变靠背1位置,并将加长车把25装配于车把8底部竖梁上的卡把套9中,即能坐在车斗内操纵三轮车,正常骑乘状态时将加长车把卸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车斗可根据乘坐人员的需要而变形,车前部的靠背随骑乘人员需要可后置,并坐在车斗内由加长车把控制车辆的行驶及转向,使用方便,灵活,结构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凯,未经赵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99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