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机动车气垫减震器无效
申请号: | 94204912.8 | 申请日: | 1994-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156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20 |
发明(设计)人: | 黄鸿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鸿雁 |
主分类号: | F16F9/00 | 分类号: | F16F9/00 |
代理公司: | 襄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景前 |
地址: | 441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机动车 气垫 减震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减震器,尤其是能根据机动车不同货载和路面给机动车提供最佳底盘高度的减震器。
目前机动车所用的减震器,主要有弹簧钢板式减震器和阻尼式减震器。由于钢板的固有特性,容易使机动车产生振荡式震动,特别是弹簧钢板减震器,使机动车的底盘高度,随装货多少而改变,不能最佳地发挥减震器的作用;而阻尼式减震器只能附加在弹簧减震器上,难以对大型机动车减震,同样,机动车的底盘高度随装货多少而改变,不能发挥最佳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不仅能很好地消除机动车的震动,而且能给机动车在不同货载和路面行驶时提供一种最佳底盘高度的可调式机动车气垫减震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在机动车底盘左、右与车桥左、右之间的钢片弹簧上,相对应地各安装一个充气缸;在充气缸内设有一块隔离板,将充气缸隔离成上腔和下腔;在隔离板上并列设有单向阀和泄气孔;上腔通过连接管与贮气罐相通,在上腔上部设有上接头,在下腔下部的壁上有限位销,在下腔下端部套有橡胶防尘套;在下腔内的活塞上固有活塞杆;活塞杆另一端设有下接头,在活塞周围套有密封圈,在贮气罐下部有充、放气孔,该气孔通过气管与驾驶室内的转换阀一孔相接,转换阀另一孔与刹车气源相接。
所述的充气缸上腔为锥筒形;
所述的活塞为倒锥体形;
所述的贮气罐的体积大于充气缸的体积;
贮体罐的体积为充气缸体积的1~2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使机动车既达到减震效果,又能方便地控制机动车底盘高度,使机动车最佳地适应不同货载和路面情况。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附图所示,在充气缸1内部上端设有隔离板2,将充气缸1隔离成上腔1a和下腔1b。在隔离板2上并列设有单向阀3和泄气孔4。上腔1a通过气管5与贮气罐6相接;上腔1a顶部设有环状上接头7,在下腔1b下部的壁上装有限位销13,在下腔1b下端外部套有伸缩性橡胶防尘套8;在下腔1b内的活塞9上固有活塞杆10,活塞杆10另一端设有环状下接头11,在活塞9周围套有密封圈12,在贮气罐6下部设有充、放气孔14,气孔14由通气管连入驾驶室内的转换阀的孔上,转换阀另外的一个孔通过气管与刹车气源相接。
使用方法及过程:
将左右气缸1的上接头7连接在机动车底盘上,将下接头11连接在机动车的车桥上,将贮气罐6固定在机动车底盘上,贮气罐6的充、放气孔14通过气管接到机动车驾驶室内转换阀的一个孔上,将刹车气源通过连接管接到转换阀另一孔上,通过转换阀用刹车气向贮气罐6充气,进而进入充气缸1的上腔1a,通过泄气孔4进入下腔1b,压迫活塞9向下移动,使底盘升高,提高机动车的通过路障能力;反之通过转换阀向外放气,使底盘下降。当机动车通过路障时,车桥上升,从而使活塞9上升,压缩下腔1b内的空气,此时,下腔1b内气压大于上腔1a和贮气罐6内的气压,顶开单向阀3,向贮气罐6放气;当车桥下降时,通过下接头11使活塞9下降,使下腔1b内气压降低,使单向阀3关闭,从而贮气罐6内的气体通过泄气孔4慢慢向下腔1b充气,从而起到减震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鸿雁,未经黄鸿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49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