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无效
申请号: | 94203851.7 | 申请日: | 1994-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3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维尧 |
主分类号: | A44B19/42 | 分类号: | A44B19/42 |
代理公司: | 三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明新 |
地址: | 510089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拉链 分段 裁切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
以往的拉链链齿裁切机结构,由于其设计之不尽完善而具备有下列之缺点:
首先,其主要是由位于机座上方之切裁器两侧之刀尖部来进行链齿之裁切,然而该刀尖部是一平口型刀尖,因此,其在裁切环形链齿上脚部时,是将待切链齿以统一裁切的方式为之,而在撞声装置配合突出构件上升去齿时,则是将待切齿完全去除,此一去全齿之方式,其在制作开口型拉链时,容易造成制造上之困扰,而增加作业程序,减低位链制造之产能,其乃由于开口型拉链在配合拉链头之安装时,必需留置一链齿之半齿,以使能夹制于开口型拉链头两侧夹片之内部作为骨架,藉以防止拉链头与拉链布面之间形成柔软易折的情形,而令开口拉链在使用上扣合不易,因此,一般而言,作业者均会在裁切机分段裁切链齿后,再以指甲剪将裁切链齿一端之末齿剪成半齿,此方式不仅严重影响加工之效率,而且容易由于人为之关系而造成加工品质不良。其次,在以往的裁切机中,位于机座上表面之导板以及内部之压押垫主要是用以夹固拉链两侧之布面,而切截器所裁切之位置则是在链齿上脚之两外端部,亦即在链齿缝线之外侧,此一裁切方式在实际操作时,时常发生链齿缝线由于在缝制时可能造成偏斜于链齿外侧或内侧之情形,而使缝线在无覆盖的情况下容易为切截器之刀尖部误切,由于误切缝线则可能造成整条拉链之链齿发生脱线情形,而令该拉链作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能高工作效率、保持整条拉链之完整性、避免产生脱线的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产品由传动机构、裁切机构和卷收机构所组成;传动机构由动力马达、轴承座、凸轮和偏心轴所构成,动力马达、轴承座、凸轮及偏心轴均藉一心轴加以串接,其中,在心轴之后方设有一凸轮,凸轮下与一传动杆相接,而在传动杆顶部与凸轮之相接面则另设以一滑轮,传动杆延伸至机体底部而与一活动杠杆之一端相接,而在活动杠杆之另端则连设有柱塞,柱塞上设有一平台以及缓冲弹簧,另外,在前述心轴之末端则设有一偏心轴;裁切机构之下机座内部设有一切刀架,切刀架配合一可在其中伸缩之顶刀,顶刀可于切刀架内部容槽作伸缩,其次,在切刀架之两侧各设有一升块,两升块底部之内凸缘恰可卡制于顶刀底座两侧之卡槽,以限制升块之位置;切刀架系呈一冂字造型,而在其两侧各设有一延伸部,上设有穿孔,可藉螺丝而锁固于下机座内部,然于切刀架(20)之上方为切刀架之刀口部分,其中在刀口之中央为一可容置顶刀升降之容槽,位于容槽之两侧则设有两组凸起之刀尖,且位于刀口两端两侧之两组刀尖是呈前后之设计,而其前后之距离相差拉链之一齿距,顶刀之顶端呈一凹弧状之造型;在下机座之上表面两侧各覆设有一顶座,两顶座之间留存有适当之间隙,在顶座之底部与升块之相对位置均设有可互为嵌合之夹槽;在下机座之底部设有一支持具,其与顶刀刀座底部互为锁合,且在支持具上与两侧升块及下机座之间均设有复位弹簧;裁切机构之上机座上锁设有一相对于下机座顶刀之上抵刀,刀口部分为与顶刀顶端凹弧状造型相对称之尖锥状造型,而刀口两端各为一定位凸柱;另外,在上机座上抵刀之侧另设有一组选齿装置,其系在一由两片式座块锁制而成之座体以及可内置于座体,且藉设于座体内部弹簧而使其可作弹性升降之选针与定位杆所组成,其中,选针及定位杆系设于一内设于座体之支杆下方,定位杆之底部系一平端面;再者,于上机座之两侧各设有弯曲伸杆。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刀架之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机座之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选齿装置之立体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动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维尧,未经刘维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38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