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晶片光电晶体管索引输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02143.6 | 申请日: | 199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2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K1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掬昌,王忠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晶 光电晶体管 索引 输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索引输入装置(index input device),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机械光字式滑鼠(mouse),可提供更高解析度的双晶片光电晶体管(dual chip photo transistor)索引输入装置。
以往的机械光学式索引输入装置是利用X轴及Y轴两组光电组,以判断X轴及Y轴的分量位移,每组光电组包括两发光二极管及两光电晶体管,请参阅图1,其是一种以往单晶片滑鼠中一组光电组的示意图,光电组1包括:一光栅轮(raster)11、两发光二极管12、13及两光电晶体管14、15,其主要是利用光栅轮11的旋转,使得光电晶体管14、15能断续地收到发光二极管12、13所发出的光线,而呈间歇性的导通,藉着两光电晶体管所产生的高低电位变化,来判断光栅轮11旋转的角度,也即滑鼠在X轴或Y轴方向的位移量。
上述滑鼠的结构有一极大的缺点,即所使用的零件多,组装复杂,且组装时必须计算两光电晶体管及发光二极管的适当位置及距离,造成极大的不方便。经过工业界的开发研制,又有一种双晶片滑鼠的问世,此可见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79年间提出的新型申请案第79208173号“机械光学式滑鼠光电组合改良装置”一案,其主要内容请配合参阅图2,其是一双晶片滑鼠中一组光电组的示意图,光电组2包括:一光栅轮21、一发光二极管23及一只晶片光电晶体管23,其原理与单晶片滑鼠类似,主要的判别是在于光电晶体管内接收晶片的数目,由一个变为两个,藉着光电晶体元件的改变,改善了以往单晶片滑鼠元件很多的缺点,且因两接收晶片位置均已固定,故省却了许多组装定位上的麻烦。
但是,技术人员在双晶片滑鼠的设计制造上,又遭逢到另一个新的困难,即解析度无法提升的问题,请配合参阅圆3,其是一双晶片滑鼠中光电晶体管的示意图,光电晶体管3包括:一底座31、一透明盖33及两接收晶片35、37,因双晶片滑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两接收晶片的“00”、“01”、“11”及“10”的顺序脉波,判定滑鼠的位移量,其中“00”状态表两接收晶片均为光栅轮所遮蔽,而“11”即两接收晶片均位于光栅轮的缺口中,假设圆中两接收晶片35及37的宽度均为W,则光栅轮39的格距必须为2W,光栅轮的格距直接影响到滑鼠的解析度,在此种结构的滑鼠中,在两接收晶片的宽度无法再减小,在避免造成接收错误的前提下,欲提高其解析度的唯一办法,将只能增加光栅轮的直径,而取得较多的光栅格数(number of slots on theraster)然而,如此一来将会增加滑鼠的体积,故其也不过是一个顾此失彼的方法罢了。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晶片光电晶体管索引输入装置,其可提高解析度。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双晶片光电晶体管索引输入装置,特征在于其由以往平行式光源,改为使用点辐射光源,并配合光栅轮相距于点辐射光源与接收晶片间的距离比例,即可达成提高解析度的目的。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双晶片光电晶体管索引输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种以往单晶片滑鼠中一组光电组的示意图。
图2是以往双晶片滑鼠中一组光电组的示意图。
图3是以往双晶片滑鼠中光电晶体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晶片光电晶体管索引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5-8是本实用新型双晶片光电晶体管索引输入装置中光发射及接收元件编码过程的相关位置示意图。
图9是接收晶片产生的不良波形图。
图10是补偿装置电路图。
首先,请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晶片光电晶体管索引输入装置的立体图,一光发射元件41作为发出光信号的光源,经由一编码装置42利用光的通过及遮蔽效应编码后,由一光接收元件43接收编码后的光编码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变为高低电位信号传送出去,藉着高低电位变化的信号,来判断索引输入装置实际位移。
接着,请参阅图5-8,是本实用新型双晶片光电晶体管索引输入装置中发射及接收元件编码过程的相关位置示意图,其中上述的光发射元件是一点辐射光源51,而光接收元件可为一光电晶体管53,至于编码装置则为一光栅轮55,光电晶体管53包括两接收晶片57、59,如图5-8(a)-(d)所示,分别代表两接收晶片为“11”、“01”、“00”、“10”的四种情形,假设两接收晶片57、59的宽度均为W,点辐射光源51与光栅轮55的距离为D1,光栅轮55与光电晶体53的距离为D2,则可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2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循环液体的自动控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信道自动转换的有线对讲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