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力车助力器无效
申请号: | 93213766.0 | 申请日: | 1993-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发明(设计)人: | 蒋学全;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学全 |
主分类号: | B62M7/00 | 分类号: | B62M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寅生,钟淑云 |
地址: | 723003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力车 助力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助力驱动的助力器。
在背景技术中,近年我国出现了装有助力器的自行车和小型人力三轮车,既可以人力踏行,也可以由助力器驱动行驶。现有助力器以小型汽油发动机为原动力,传动装置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中,发动机后设有多级普通圆柱齿轮减速装置,去驱动自行车花盘,从而使车辆行驶;第二种形式中,发动机后先设有行星齿轮传动,再通过一个小摩擦轮与车柄车轮外胎组成的摩擦传动使自行车行驶。这两种形式共同缺点是结构复杂,传动环节多,易出故障,效率低,成本高。第二种形式的助力器还因为摩擦传动受车胎充气程度、雨水泥泞的影响,工作很不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原发明的“少齿数齿轮减速器”专利技术,将小齿轮齿数Z1=2~3的少齿数齿轮传动引入人力车助力器,只用一对齿轮传动,便能够使小型汽油发动机的高转速4000~6000r/min减至人力车车轮转速150~200r/min,巧妙地配以离合器和超越离合器,实现人力车可以人力或助力器单独驱动行驶,也可两者联合驱动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在曲轴箱8内的发动机曲轴1上,用销联结发动机曲柄6和连杆7,曲轴1一端装配磁电机转子10,人力车中轴13上装配超越离合器12和大花盘11,其特殊之处在于,人力车中轴13上的传动离合机构与渐开线(或圆弧)齿形的少齿数齿轮曲轴1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
与曲轴1上的少齿数(Z1=2或3)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2,用牙嵌离合器22和车辆中轴13上套装的中轴套17联接,中轴套17用键、联结盘23、螺栓15连接车辆花盘11,花盘11用超越离合器18装配在脚蹬19上,牙嵌离合器22用超越离合器18、窄齿轮16带动装在曲轴1上的窄齿轮24传动实现发动机点火,在中轴套17上左右可移动的牙嵌离合器22装配控制的拨叉20。依靠超越离合器12和18,牙嵌离合器的巧妙配合实现助力器发动、怠速、机动、人力驱动、联合驱动等各种操作方式,见图3所示。
与曲轴1上的少齿数(Z1=2或3)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2,用摩擦离合器3、离合器轴5带动中间链传动4的小链轮,人力车中轴13上固连中间链传动4的大链轮用链条14连接小链轮,装配在发动机曲柄箱8上的离合器操纵杆9拨动配合离合器轴5中同心轴杆,控制离合器3工作。通过摩擦离合器3与超越离合器12的巧妙配合实现各种操作,见图1和图2所示。
助力器可直接装配在人力车的后轴上。助力器的减速比相对可小些。
装配在花盘11上并与轴5上的小链轮4配合的大链轮可改装在人力车后轴上。助力器的减速比相对可小些。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助力器实施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助力器实施方案一的花盘示意图。
图3是助力器实施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发动机曲轴和少齿数小齿轮,2-从动齿轮,3-常开式摩擦离合器,4-中间链传动,5-离合器轴,6-发动机曲柄,7-发动机连杆,8-发动机曲轴箱,9-离合器操作杆,10-磁电机转子,11-大花盘,12、18-超越离合器,13-人力车中轴,14-人力车链条,15-螺栓,16、24-窄齿轮,17-中轴套,19-脚蹬,20-拨叉,21-中轴架,22-牙嵌离合器,23-联接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如下:
实施例1:参看图1和图2,在上述所说的结构中,少齿数齿轮输出轴1的齿数为Z1=2~3,与其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的齿数根据车型适当确定。大花盘11与中间链传动的大链轮用螺栓15固定成为一体同步转动,再通过链条14输出功率,驱动人力车前进。整个工作原理是这样:当需用助力器工作时,拨动操纵杆9,离合器轴5中的推杆右移,其上短销使常开式摩擦离合器3结合,踏动脚蹬可使发动机点火。发动机输出轴通过少齿数齿轮1、2传动,将动力传给中间链传动4,带动花盘11顺时针转动,此时超越离合12和中轴13不转动,输出链条14带动车辆行驶。当用脚踏行驶时,将摩擦离合器3脱离,踏动中轴13顺时针转动,超越离合器12处于结合状态,从而像通常的脚踏车一样人力行驶。当上坡时,助力器驱动的动力不足,还需同时用人力驱动脚蹬,脚踏转速等于助力器传动的转速时,两种动力合流,实现联合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学全,未经蒋学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3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针式时钟可编程序定时控制装置
- 下一篇:自动回收密封自锁式木工弹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