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套管内孔布线机无效
申请号: | 93209491.0 | 申请日: | 1993-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14 |
发明(设计)人: | 方之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瑞丰塑料化工技术咨询服务部 |
主分类号: | B29C65/00 | 分类号: | B29C6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温彪飞 |
地址: | 030012***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套管 布线 | ||
本实用新型属塑料联接件制作装置,具体是一种在塑料套管内壁上均布电热材料的加工机器。
在塑料管材的电阻焊联接中,为保证对接管内径的一致性和管内物体的恒定流通量,塑料套管均是套在对接管的外表面,以套管的内表面和对接管的外表面热融焊接。这就要求电热线要尽量布置在靠近塑料套管内接触表面的位置,以保证焊接质量。已有技术中,如名称为“电焊套管的制造方法、实施该方法的设备和由该方法制得的套管”的CN1047862A专利申请文件所公开的加工设备,主要加工塑料套管的外表面,进行切槽、布线、热融,其切槽的深度基本上等于套管的厚度(见其权利要求2)这样将对塑料套管的机械强度产生不利影响,且切槽深度的精确度要求高,切槽深度接近塑料套管内表面时,极易切断套管,加工过程中,产品易产生塑性变形影响产品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各传导机构同步且一步完成的,在塑料套管内表进行均布热嵌电阻线的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塑料套管布线机包括有电阻线加热输线机构、旋转机构、转动台位移机构,电阻线加热输线机构的输线导管15、上输线轮5、压辊4设置在固定有待加工塑料套管2的转动台6的内环和内径位置,导管15的管向射线与转动台6内表面成相切方向。
旋转机构由转动台6、转动齿轮16、摩擦副12、13组成。摩擦盘12通过滑动轴同转动齿轮16联动,摩擦轮13沿轴向滑动调整其在摩擦盘12上的镜面接触位置,以调整转动台6的转速,控制电阻线嵌入塑料套管内表面的深度。输线加热可采用电热线圈14进行加热,也可采用低频头或高频头加热。
转动台位移机构由齿轮7、螺杆8、半开螺母9组成。
塑料套管布线机各机构同步完成一个工作周期是这样的。动力机通过减速器,一方面带动摩擦副12、13转动,旋转齿轮16与摩擦盘12同轴转动,带动转动台6作周转运动,同时,在齿轮7、螺杆8、半开螺母的作用下,顶升转动台6;另一方面通过锥形齿轮同轴转动上输线轮5绕套管2的内环切线旋转输线。在完成一工件的加工周期后,松开半开螺母9,转动台6依靠自重回落至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各机构的同步传导下,可一步完成在塑料管内表面的布线热融,使得加工工艺更为简单实用,制成品的机械物理性能无明显变化,产品成品率高。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塑料套管布线原理结构图。
图2为塑料套管剖视图。
图中:1为电阻线,2为塑料套管,3为压紧螺栓,4为压辊,5为上输线轮,6为转动台,7为齿轮,8为螺杆,9为半开螺母,10为锥形齿轮,11为蜗杆,12为摩擦盘,13为摩擦轮,14为加热线圈,15为输线导管,16为旋转齿轮,17为下输线轮。
电阻线1由下输线轮17输入导管15内,经加热线圈14加热后,经上输线轮5输出并与转动台6上的塑料套管2相切热融,压辊4挤压热融塑料将加热的电阻线嵌入塑料套管内表面并整平。嵌线过程中,转动台6一方面作向周转运动,一方面在螺杆8和齿轮7的作用下顶升运动,绕线完毕后,松开半开螺母9,转动台6在自重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开始下一加工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瑞丰塑料化工技术咨询服务部,未经太原瑞丰塑料化工技术咨询服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9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铣磨砖机手动旋转工作台
- 下一篇:阴道冲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