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93208293.9 | 申请日: | 199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5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达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达汇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38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折叠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在我国多年来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是这种自行车要求体积小、折叠方便且行驶速度不能低于普通26型或28型自行车速度。有的采用小车轮,达到体积小,但速度不能满足要求;有的将自行车梁断开用螺栓锁紧,折叠时用工具松弛螺栓,达到折叠目的,但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它不用任何工具便可方便地实现折叠或展开,且该车的速度不低于普通26型自行车速度。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自行车架的鞍座支杆,辅助联杆、主梁杆和后轮悬臂支架构成放射状四连杆机构,当用手推动鞍座支杆时,后轮支杆受鞍座支杆作用自动折转,实现后轮折叠。车把折叠通过万向轴可以扭转90度,该车把通过约束块,由滑套被弹簧作用下套住后可有效控制前轮转向。同时在中轴链盘与后轮飞轮之间增设一对不同直径的链轮,该中间链轮轴与后轮悬臂与架铰联轴必须同轴装配。
对附图加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状态示意图;
图3-该车架四连杆机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4-该车架四连杆机构折叠后状态示意图;
图5-该车把前叉架联接结构示意图及A-A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具体说明。
由图1-5可知,该自行车由车把、前叉架、前、后车轮、车架等构成,该车架的鞍座支杆(2),辅助联杆(3),主梁杆(4)和后轮悬臂支架(1)构成放射状四连杆机构,鞍座支杆(2)与主梁杆(4)之间由辅助联杆(3)铰接连接,并由弹簧拉紧。主梁杆(4)与后轮悬臂支架(1)的铰联轴为传动机构中间链轮轴,鞍座支杆(2)与后轮悬臂支架(1)的铰联位于中间链轮轴的前上方。当手握鞍座支杆(2)向前推倒与主梁杆(4)平行时,后轮悬臂支架(1)在鞍座杆(2)的作用下自动绕中间链轮轴转向主梁杆(4)的下面,带动后轮折叠。展开时,反向动作,即可恢复到自行车行驶状态。
车把(9)的把杆(10)与前叉架(15)通过约束块(13)连为一体,由把杆(10)上的滑套(12)在弹簧(11)作用下套住约束块,控制前轮的转向。约束块(13)是由两半园筒构成,前半园筒与把杆(10)焊为一体,后半园筒与前叉架(15)上端焊为一体。同时前叉管(15)上端还有万向座(16)装有把杆(10)下端的万向轴。当折叠车把(9)时,用手上提滑套(12)、把杆(10)向前倾倒,约束块(13)解体,车把(9)通过万向轴可以扭转90度向下放并与前轮同时向后转靠到主梁杆(4)的一侧,图2给出了该自行车折叠后状态。
该自行车的前后轮选用16-20型小车轮,为解决小轮增速问题,使它不低于普通26型自行车速,在车架中轴链盘(5)与后轮飞轮(8)之间增设一对不同直径的中间链轮(6);(7),分别由两个链条将链盘(5)与小链轮(6)连接,大链轮(7)与后轮飞轮(8)连接。为保证折叠链条有良好的张紧状态,该中间链轮(6)(7)轴和后轮悬臂支架(1)与主梁杆(4)的铰联轴为同轴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小车轮折叠自行车,它以新颖结构使折叠自行车达到最简单化程度,不用任何工具即可折叠或展开,使用、携带十分方便,车架若使用工程塑料制成,该自行车将十分轻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达汇,未经张达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82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加热节水节能喷头
- 下一篇:手挥泡泡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