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浸油机单缸液压升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35637.8 | 申请日: | 199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夏正刚;刘汉英;杨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防水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E04D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刁佩德 |
地址: | 11014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机 液压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沥青油毡或高分子改性油毡浸油机用的底辊升降装置,特别是一种浸油机单缸液压升降装置。
目前,油毡浸油机用的浸油底辊升降装置,是油毡生产线中的关键部件,它决定了浸油池中原纸的浸油质量。传统的浸油工艺中的升降工序是通过手工操作完成的,操作者要在浸油温度高、烟气污染大的条件下工作,检修时甚至有掉入浸油池的危险,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为改善工作环境,相继出现了电机驱动升降装置和液压升降装置。电机驱动升降装置是采用九台电机带动十八台减速器、十八对丝杠传动副来实现浸油底辊升降。由于沥青在生产过程中温差大,粘度变化大,机构中丝杠溅上沥青,易出现卡缸现象,使电机烧坏,造成停产损失。现有的液压升降装置是采用设置在浸油池两侧的两个液压缸来升降浸油底辊,虽然改善了劳动条件,但是这两个液压缸在由下向上顶起浸油底辊的过程中不易同步,会使浸油底辊不平行,造成原纸断头等质理事故。这种液压升降结构采用的两个动力源分设浸油池两侧,造价高,占地面积大,架体的两个支点不易平衡,严重影响浸油质理和生产效率,因此,不易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液压升降装置,它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工作平稳、可靠,不会出现卡缸现象,明显改善工作条件,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带有浸油底辊的架体、液压缸及其液压控制系统,其中固装在吊架上的单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利用轴销与架体吊耳铰接成一体。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操纵液压缸,实现浸油底辊升降,完成原纸浸油的任务。
由于本实用新型只采用单缸液压缸带动架体升降,所以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双缸不同步的缺点,架体吊耳与活塞杆端部铰接在一起,架体上的浸油底辊易保持平衡,从而保证原纸在浸油过程中不断头,既节约原纸,又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因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减少一倍液压缸,不但减少维修工作量和设备经费,而且可明显降低制造成本。故本实用新型极易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根据图1-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装置包括架体1、浸油底辊2、液压缸4及其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架体1采用型材焊接而成。为使浸油底辊2转动灵活,可利用滑动轴承10将其组装在架体1上。本实施例在同一架体1上组装有三个浸油底辊2。单缸液压缸4通过联接座5固装在工字梁式吊架6上,缸体上、下两个油孔分别与液压控制系统相连接。活塞杆3端部利用轴销8与架体吊耳9铰接成一体。为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可在液压缸4缸体下端封装排烟罩7,利用排烟系统排除浸油烟气。
操作时,启动液压控制系统,使压力油从液压缸4缸体下油孔进入,推动活塞杆3向上滑动,活塞杆3达到规定行程时,压力油从缸体上油孔进入,推动活塞杆3向下滑动,使与活塞杆3端部铰接的架体1随之升降,带动浸油底辊2平稳可靠地运行,浸油池中的原纸很容易达到浸油工艺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防水材料厂,未经沈阳防水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5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