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智能超声测距仪无效
申请号: | 92227181.X | 申请日: | 199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刘晓军;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强;刘晓军;王岩 |
主分类号: | G01S15/08 | 分类号: | G01S15/08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智能 超声 测距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距或导航中的距离,水准或方位的测理,确切的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用智能化超声测距仪。
目前现有的车辆倒车时,往往根据驾驶人员通过车内外的反光镜判断车后的障碍物,当障碍物小于车体时,或者离车体很近,往往产生错误判断,造成倒车出现事故;也有的车辆装有倒车报警器,这种倒车报警器是通过三个指示灯来指示车后物体的大致距离,而无法将物体的准确距离以数字方式显示出来;同时,这种报警器,因功能单一,从而无法指示出物体在车辆后的具体方位,例如是偏右、偏左,还是处于中间位置;此外这种报警器的缺陷还在于它的测距距离较近,一般限定2米之内。电路形式是以数字电路实现的,测试误差大。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旨在提出一种以微处理机处理测距信号,实现准确、快速和可靠的目的,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施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下述几种功能:
1.本设计采用三个指示灯,分别测试车后物体的大致距离,按微处理器编程,分别指示3米、2米、1米的距离,最远的测距可达6米。
2.与指示灯指示车后物体大致距离的同时,还同时以数字形式快捷、准确的显示在数码显示器。
3.根据安装在车后保险杠上的两套探头测出并指出物体在车后的左、右方位。(是偏左、偏右还是居中)
4.本设计设有紧急报警显示,当车后的物体近在0.5米之内,紧急报警的发光二极管及时显示。
5.本设计还根据测试车后物体的不同距离,控制蜂呜报警器发出急促程度不同的报警声音,以提醒驾驶人员注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其中1为主机,2为左探头,3为右探头(左、右探头构成传感器),4为发射换能器,5为接收换能器,6为超声发射电路,7为超声接收电路,8为数码显示器,9为蜂鸣报警器,10为一组发光二极管构成的指示灯,11为微处理器8749,12是障碍物体,13为左方位指示灯,14为右方位指示灯。
首先,在微处理器11的控制下,通过超声发射电路6由发射换能器4发出一束超声波信号,该信号遇障碍物12后即反射回来,被接收换能器5接收后,经接收电路7处理后送入微处理器11,微处理器11根据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的时间差,计算出与被测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该距离送至数码显示器8显示出来,并根据距离的不同控制蜂鸣报警器9发出急促程度不同的报警声;指示灯10也相应根据不同测距而分别点亮;同时,根据左、右探头2、3接收信号不同,控制显示方位的左、右指示灯13、14点亮,指示出障碍物的左右方位。
图2为主机部分原理框图,其中2-1为电源,11为微处理器,2-3为振荡电路,8为数码显示器,2-5为数码显示驱动三极管,2-6为发射驱动电路,2-7为报警声产生电路,9为蜂鸣报警器,10为发光二极管指示灯。
图3为左超声探头部分的原理线路图。其中3-1为发射运算放大器,采用HA17324组件。4为发射换能器,5为接收换能器。3-2为接收运算放大器及检波电路(由二极管和电容构成的)。 间 其工作原理是由主机A1来的电信号经放大器3-1放大后由发射换能器4发射出去,该信号遇到障碍物12后即发生反射,反射波由接收换能器5接收后转换成电信号,经接收运放3-2放大后再由检皮二极管和电容整形后形成反馈信号B送至微处理器INT端。
图4为主机部分的原理线路图。现结合附图4及实施例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线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强;刘晓军;王岩,未经王国强;刘晓军;王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7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肥皂
- 下一篇:高效速热便携式电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