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式径向止推轴承毛坯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2104179.9 | 申请日: | 1992-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96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姚升伦;李成祥;高磊;王石柱;田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原内燃机配件总厂 | 
| 主分类号: | B23P13/00 | 分类号: | B23P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47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径向 轴承 毛坯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径向止推滑动轴承毛坯加工方法,尤其是适用于内燃机主轴承毛坯。
众所周知,为了满足内燃机整圆主轴承和端面耐磨、而其余部分具有较好的韧性的要求,通常轴承的内层和一端面采用巴氏合金、或铜基合金、或铝基合金,其余部分采用低碳钢。目前,传统的内燃机整圆主轴承毛坯加工方法大致可以归纳成三种。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技术的焊接主轴承毛坯
图2是现有技术的锻造式主轴承毛坯
图3是现有技术的卷制主轴承毛坯
一、两零件焊接成毛坯(如图1所示)
将一块薄壁双金属带卷制形成止推环,将另一块薄壁双金属合金带卷制形成轴承体,然后用摩擦焊接连接成主轴承的毛坯。这种方式加工的毛坯,存在焊缝、加工工序多(11道工序),此外,专门的薄壁双金属合多带本身价格很高。
二、锻造钢背上浇注合金层(如图2所示)
将钢材锻造成带台肩钢背、经过机加工钢背内面和台肩端面,而后离心铸造合金层。采用这种方法加工的毛坯,存在加工工序多、加工余量大、锻造成本高及生产环境差的缺陷。
三、卷制轴承体冲压成毛坯(如图3所示)
将薄壁双金属带卷制成轴承体,而后冲压成止推环。采用这种方法加工的毛坯,原材料利用率高,毛坯尺寸精度高,但是,卷制接口处出现径向裂纹,此外,薄壁双金属合金带本身价格也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钢管式径向止推轴承毛坯加工方法,以钢管作钢背,在专用前堵盖、后堵盖模具配合下、离心浇注轴承合金层的方法,使其加工方法简化、原材料消耗少、同时原材料本身价格也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轴承毛坯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一、按规定长度尺寸、切一段钢管型材。
二、用扩口模一次冲压、扩大钢管一端口径。
三、用成形模再次冲压,使被扩大的口径成带台肩的钢背毛坯。
四、车削钢背毛坯的外圆和台肩外圆。
五、镗削钢背毛坯的内孔、同时车削台肩端面,加工出台肩厚度和带台肩的钢背宽度。
六、离心浇注轴承合金层。
1、预先加热钢背
2、预热过的钢背和专用的前堵盖、后堵盖模具固定在转轴上旋转。其中前堵盖是具有外圈段、外突台、梯形环槽及中间孔的冷冲压薄钢板止推钢圈。
3、浇注高温液态轴承合金层、而后激水冷却,形成径向止推轴承毛坯。
由于采用上述加工方法,原材料成本低、结构又无裂纹和焊缝,同时简化了加工方法,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钢管型材下料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钢管扩口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钢管扩口成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工外圆和台肩外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工孔和台肩端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钢背毛坯和前、后堵盖装配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柴油机主轴承毛坯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X195柴油机主轴承毛坯加工方法。
其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一、选取钢管型材D1=φ80×5(毫米)作为钢背的原材料,切管机下料,保证长度尺寸H1=56±1(毫米)、(如图4所示)。
二、冲床上使用扩口模一次冲压,扩大一端的口径,使一端D1扩大到D2=φ98(毫米)(如图所示)。
三、在冲床上使用成形模,再次冲压,使D2变成D3=φ102±0.05(毫米),长度尺寸H1变成H2=45-0.50(毫米)的带台肩的钢背毛坯(如图6所示)。
四、在普通车床上粗车钢背毛坯的外圆和台肩外圆,使D1加工成D4=φ79.5-0.12(毫米),D3加工成D5=100-0.2(毫米)(如图7所示)。
五、在普通车床上镗内孔d1=φ70(毫米),同时车削台肩端面,台肩厚h1=4(毫米),钢背毛坯长H2变为H3=44+0.10(毫米)(如图8所示)。
六、在离心机上浇铸轴承合金层(铜基合金)
1、预热钢背温度达1020~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原内燃机配件总厂,未经河南省中原内燃机配件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4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