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压离心泵的密封、轴承润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25748.2 | 申请日: | 1991-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9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午生;吴君熙;满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电机总厂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玉升,赵西坡 |
地址: | 3002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离心泵 密封 轴承 润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二次增压用离心泵的密封、轴承润滑装置。
当前开采石油、切割石料等工业部门,都需要用泵对具有初压力的液流进行二次增压,即液流从一般为7-20MPa的初态压力增至20-50MPa,以满足不同使用要求。这种增压有极少数是采用多级离心式增压泵,它的基本结构,有的为电机轴通过具有特殊密封设计的联轴节连接泵轴(含叶轮等);有的为电机轴通过一个用密封装置密封的联接轴连接泵轴,这些在中国专利《二次增压泵密封、轴承润滑装置》专利号88107699.6和公知技术中都有介绍。它们在正常条件下能够令人满意地运行,但是它们中有的在增压至20-50MPa工况下运行时,对于实现有效密封难免会不甚理想,有的因设计欠佳而使结构庞大繁杂,制造技术难度大,导致成本昂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公知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增压离心泵的密封、轴承润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联接轴Ⅱ与泵轴之间设有能连通进泵液流通路的液流空间。轴Ⅱ套装有能对从进泵环境引入的轴向泄漏液流渐渐减小压力且被所说的轴向密封封堵以及又折转为径向泄漏液流的浮动环式密封减压装置与机械或盘根密封机构的组合。径向泄漏液流经过由帽座丝孔溢流阀、联接座入液丝孔构成的且借助调节泄漏液流实现所说组合的有效密封的调节系统后,供摆动瓦止推轴承装置润滑、冷却。
浮动环式密封减压装置的结构是装于进液座的套座,从两端部分别装有与联接轴Ⅱ有间隙的压盖和螺母盖,二者里侧装轴承组件,组件之间分段套装有单元式密封减压机构。该单元机构包括其外圆与套座内圆轴向密封、内圆与轴Ⅱ有 间隙,两端分别制有与相邻定套的止口配合,以及断面呈中空匚形的定套,它包容着与轴Ⅱ有间隙的断面呈中空十形的浮动环,套与环之间装有弹簧,浮动环与相邻的定套用柱销相连。
摆动瓦止推轴承装置润滑、冷却的构成是在兼作滑板座的联轴套外圆与球面座端部之间,设有向联接座封闭内腔开放的液流通路。在块座与轴Ⅰ之间,块座另一端面与轴承座底外面之间、轴承座与于内圆制有能连通径向丝孔的轴向条缝的球面座之间,均构成依次相连通的液流通路。
浮动环式密封减压装置中的定套与浮动环之间构成诸液流空间,它们与轴Ⅱ之间的间隙构成一个薄层泄漏液流通路,诸空间与通路相连通。
单元密封减压机构中在弹簧力作用下,浮动环与相邻的定套有一对能隔断空间与通路液流相流通的端平面。
调节系统依次由帽座丝孔、溢流阀、联接座入液丝孔,用管路和接头连通而成。
所说的轴承组件,是在轴套内镶嵌有于内圆开有轴向条形通缝的橡胶轴承衬。
对摆动瓦止推轴承装置的润滑、冷却,还应包括球面座靠近上端面制的径向丝孔至轴承座底部的那段液流通路,形成对滚动轴承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二次增压至20-50MPa其流量为100-1600M3/d的工况下,能实现对泵的有效密封;轴承自行润滑、冷却;结构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配备陆用电机,可广泛适用于各型立式或卧式增压离心泵。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具有该密封、轴承润滑装置的增压用立式离心泵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Ⅰ-Ⅰ剖面放大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即单元密封减压机构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1-3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选择陆用立式异步电动机1作为动力源,电机轴用弹性柱销式联轴节2与其同轴心线连接联接轴Ⅰ3,轴Ⅰ由摆动瓦止推轴承装置4所支承。通过开式承座5将于6处腔壁制有入液丝孔和31处供连通用丝孔以及设有封闭内腔的联接座7与电机壳固为一体,且内腔一端密封装有端板副8,该副的两个内孔构成个球台面将所说的轴承装置4牢牢夹固。
在轴承装置4中,涉及润滑、冷却构成的结构是制有供连接用花键孔且一端面镶嵌有以水为润滑剂的滑板故称兼作滑板座的联轴套32,它的端部外圆与球面座端部之间的9处设有向联接座内腔开放的液流通路。同时在于一端面镶嵌有以水为润滑剂且与滑板的接触构成摆动瓦止推轴承的扇形块的圆环形块座 与轴Ⅰ之间的10处,块座另一端面与作为通过滚动轴承支承轴Ⅰ的轴承座底外面之间的11处,轴承座与于内圆制有连通径向丝孔且圆周均布有轴向条缝的球面座之间的12处,均分别构成依次相连通的液流通路。在9处与10处之间的连通,是指对轴承接触面能实现润滑、冷却的液流(水)通过。球面座靠近上端面处制有径向丝孔,其出口连通装置以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电机总厂,未经天津市电机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5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