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胎自动充气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1108832.6 | 申请日: | 199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29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炎;关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炳炎;关启明 |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胎 自动 充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在车轮上的车胎自动充气装置,它尤其适合于装在自行车上来给轮胎自动充气。
1990年1月31日公开的、申请号为88104033.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自动充气自行车》,它利用轮胎着地处的形变来推动一个泵气机构,将空气泵入胎内。该说明书的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的装置是通过车轮气门嘴装入的,这种安装方式有加工和安装方便、改装易行等优点。但是,这几种装置中,轮胎的变形推动一根硬杆,该杆端的凸轮顶动一根挺杆,该挺杆再带动一个泵气缸中的活塞而泵气至胎内。这种机构的不足之处在于:机构尚嫌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磨损环节较多,硬杆直接接触车胎变形处而造成骑车人产生车轮撞击硬物的不舒适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磨损环节少、骑车人不产生车轮撞击硬物的不舒适感、装入车轮气门嘴孔的车胎自动充气装置。
本发明的车胎自动充气装置尤其适合于安装在自行车上用来自动充气,它是通过车轮上的气门嘴孔安装在车轮上的,露出于车轮之外的部分是泵气机构,其上有通大气的进气阀和通车胎内腔的出气阀,由车轮着地处的变形带动一根深入车胎内的挺杆,该挺杆再推动所说泵气机构,其特征在于:
(1)所说的泵气装置由一个装在泵体(5)内的泵气球(2)及装于泵气球(2)上的通大气的进气阀(3)和通车胎内腔的出气阀(4)组成;
(2)一个从车轮气门嘴孔装入车胎内腔的传力调压气球(7),其内腔被一块板(11)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上室(A)和下室(B),上室(A)与所说泵气球(2)的出气阀(4)及车胎内腔相通,下室(B)上有一个厚壁部分(9),通过它可向室(B)注入一定压力的空气,从而调整轮胎可充至的气压;
(3)所说泵体(5)的内腔不通大气,但经所说传力调压气球(7)的上室(A)通车胎内腔;
(4)挺杆(6)装于传力调压气球的隔板(11)与泵气球(2)之间,并穿过一个经车胎气门嘴孔与所说传力调压气球(7)相连接的挺杆套(10),该挺杆套(10)与紧固螺母配合将传力调压气球(7)与车胎互相压紧,并且,挺杆套(10)与泵体(5)密封性地连接。
这种装置由于不采用凸轮、挺杆、活塞、缸筒等组成的机械式泵气机构,而采用气球泵气,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磨损环节少,并且,由于与车轮变形处直接接触的不是硬杆,而是一个传力调压气球,故不会使骑车人产生车轮撞击硬物的不舒适感。
附图是这种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示意图,图中各符号表示的零件是:
1-泵气球进气密封盖 2-泵气球
3-泵气球进气阀 4-泵气球出气阀
5-泵体 6-挺杆
7-传力调压气球 8-车胎
9-传力调压气球充气橡胶块 10-挺杆
11-隔板
A-传力调压气球上室 B-传力调压气球下室
下面结合附图来解释这种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传力调压气球7处的轮胎转到接触地面而被压扁时,轮胎壁挤压该气球使其上升,并通过其隔板11和挺杆6压缩泵气球2,将泵气球内已吸满的空气从出气阀4泵出来。空气沿图1中箭头Q指示的路线,经泵体5和传力调压气球上室A进入车胎内腔。当上述位置离的开地面时,此处轮胎恢复原关状,传力调压气球7及挺杆6落下,泵气球2靠自身弹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克服泵体5内的空气压力而恢复原状,此时其吸气阀3打开,从大气中吸进空气。
用一块硬隔板11(如金属板)将传力调压气球分隔在成不相通的A、B两室,B室内预先充以适当压力的空气并与车胎内腔隔绝,因硬隔板11面积较大而泵气球较小,故从硬隔板通过挺杆传来的力足以压缩泵气球。泵气球被全部压缩后因余隙极小,其内压力大于泵体内气压,所以最终会把空气压至泵体内。在这一过程中,传力调压气球也会受到一定的压缩,其压缩变形的大小与车胎内气压和车辆负荷有关,预先调整该球内的气压可适应不同的车胎内压力的要求。当负荷重而车胎内压力较低时,若在传力调压气球内充以较高的压力,一方面传力调压气球7由于胎内压力小而膨胀,从而缩小其与车胎内壁的间隙,甚至接触胎壁,另一方面,由于负荷大致使轮胎接触地面处的变形大,结果导致泵气球2的泵气行程大。反之,在车胎内气压大而车辆负荷小时,传力调压气球受胎内气体压力而收缩,同时轮胎变形也小,会导致泵气球2的泵气行程小。所以,改变预先充入传力调压气球中的空气压力,可以调整轮胎中实际使求。
橡胶块9就是为用注射器向传力调压气球7内充气而设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炳炎;关启明,未经张炳炎;关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8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