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1107448.1 | 申请日: | 1991-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97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季华;奚旦立;曹兴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1/28 |
| 代理公司: | 中国纺织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硕成,李鸿儒 |
| 地址: | 20005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染 废水 深度 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在压力下将空气溶入印染废水,上述废水从下部通入处于常压的吸附塔,得到的净化水由吸附塔上部的出口排出,其特征是溶气压力为2.8-3.5kg/cm2,难降解物质的容积负荷为4-5kgCODcr/m2生物填料·日,废水通过吸附塔中的生物碳层和清水层,生物碳层高度为55-70cm,清水层高度为70cm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是生物碳中活性碳的颗粒度为Φ1-1.5×3.0mm。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方法的吸附塔装置,包括一个圆柱形塔身,该塔的下部有多孔板7(2),中间部位配置有金属筛网7(5),上部有溢流槽7(6)和净化水出口7(7),其特征是塔内装置了挡流圈7(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塔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多孔板7(2)的孔隙率为20%,孔径为Φ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吸附塔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溢流槽7(6)底部为圆锥形,锥角α为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塔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挡流圈7(8)为圆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大学,未经中国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74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节能钩
- 下一篇:用于过程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