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反馈式减振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1101617.1 | 申请日: | 1991-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649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季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季泉 |
| 主分类号: | B60G21/00 | 分类号: | B60G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反馈 式减振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减振方法。它把现有的弹性减振与机械刚性减振方法结合起来,使振动出现负反馈式。它可以应用在各种车辆上,特别是轻型高速小轿车。
本发明的优点:利用本方法生产的各种型减振系统生产工艺简单,技术要求普遍,经久耐用,减振效果与现有的单纯弹性式减振效果相比可增加十倍以上。特别是轻型客车和小轿车,不但大大增加减振效果(如果设计上合适,可使其振动消失),而且会降低其造价。
负反馈式减振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1、如图,车底盘与车轴之间利用盘型弹簧或钢板弹簧结合。
2、如图,在车轴与底盘之间装上杠杆式的刚性负反馈式装置,它的作用是:一方面固定车轴只能进行上下振动。另一方面,当车轮上升时,这一“杠杆”在车底盘上转动,使车身相对底盘下降,而相对地的上下位置不变。当车轮下降时,使车身与车底盘之间出现反作用力,补充由于车轮下降而造成的车身支持力变小的部分,使支持力仍等于重力,车身相对车底盘位置上升,而相对地的上下位置不变。也就是说杠杆式的负反馈装置,一般情况下使车在运动过程中,不论车轮怎样上下(振动),车身受到的上下方向合力总是零,从而使车身振动极弱,产生极好的减振效果。
负反馈式减振方法示意图说明,如图1、5、8、11是钢板弹簧或盘形弹簧,2、9是反馈式杠杆在缓冲底盘上的转轴,3、10是反馈式减振杠杆,4是前轮轴,6是削弱车身振动的缓冲底盘,7是车身,12是后轮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季泉,未经李季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1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鉴别卡
- 下一篇:通用双拼键盘输入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