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压内胎无效
申请号: | 90215002.2 | 申请日: | 199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9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先成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胎 | ||
保压内胎是利用自动充气方式保持轮胎所需压力,以提高轮胎使用寿命,保持车辆的行驶性能,减少维护和免除加气工作的一种新型内胎。保压内胎特别适用于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等车辆所使用的轻型轮胎。
目前,保有量最大和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仍然为充气式轮胎。现已出现的不需充气的实心轮胎还未达到普及实用水平或广泛渗入生活领域;特殊结构的轮胎,如内腔分隔半充气式聚胺酯材料内胎等,也因其结构复杂,成本高和工艺上的原因而同样不易普及。现有的自动充气式内胎,见于应用在自行车上的凸轮--活塞装置,这种自动充气装置的优点在于气室容积相对较大,所需动作次数少一些,但是它需要单独固定在车上,体积较大,影响整车外观,价格相对来说较贵。以上原因,限制了这种自动充气装置的普及和应用。专利申请号为86204790的保压内胎,仍存在结构相对复杂。气门嘴座,活塞,活塞套要求加工精度较高,装配同心度难以保证。自动充气气门嘴容积太小,而工艺上存在的压缩空间较大,难以有效的泵气。由于是全金属构件,作为自行车等内胎的使用,不可能要求润滑等技术保养,易磨损;复位弹簧不可靠,作动弹簧使工作恶化,影响寿命等,难以形成实用产品。
本实用新型仍然是利用轮胎气压不足时产生的变形使气泵动作,只要在内胎未被扎破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在行驶过程中自动进行充气;即使在自动充气部份损坏的情况下,仍可按常规方法加气而不破坏轮胎的正常使用,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轮胎所需的压力。同时,其结构简单,造价低,整胎外型不变,容易组织专门生产,安装方便,易于推广普及。
保压内胎(见附图)从外观上与常规内胎几乎无差别,是由装在内胎内部的特殊橡胶气泵和局部加厚的内胎(18)装配而成。所述特殊的橡胶气泵由橡胶泵体(22),内底板(2),外底板(3),泵杆(19),压板(20),螺母(4),胶管(5),进气阀体(12),弹簧(14),进气阀芯(15),密封圈(13),气门帽(10)等构成。橡胶泵体(22)上的钢丝圈(21)承受吸气时内胎(18)的内压和泵内负压的压力差,泵气时承受泵内的气压。胶管(5)起到排气单向阀的作用,密封圈(6)是使泵杆(19)与气门嘴座(9)之间密封。内底板(2)下面加工有螺杆部份,通过埋在内胎加厚部份(23)中的连接螺母(1)与内胎连接。当轮胎内压下降,转动中,轮胎接地部份产生变形,压迫橡胶泵体(22)上行,压缩空气冲开胶管(5)进入胎内。轮胎越过该处后,内压迫使内胎加厚部份(23)复原,在接近360°范围内使橡胶泵体(22)可靠复位,同时吸气,以备下一行程之用。使用中,通过泵杆(19)上的限位螺母(11),可以调整所需不同的内压。
实施例:用于自行车的保压内胎。把不同尺寸的钢丝圈(21)分内外套上橡胶泵体(22),从橡胶泵体(22)两端相应尺寸的开口固装内底板(2),外底板(3),泵杆(19),压板(20),螺母(4),套上胶管(5),装密封圈(6),然后把上述装配好的部份装入内胎,把内底板(2)上的螺杆旋入连接螺母(1),然后,装气门嘴座(9),用垫圈(7)。螺母(17)紧固。在装入轮胎以后,旋紧脚箍(8),旋上限位螺母(11),加密封圈(13),装入进气阀,最后用气门帽(10)固定,装配完成。给装好的轮胎按一般方法加气后即可使用。当内压降至轮胎可压下3-4mm的情况下,泵开始自动向内胎充气,行驶大约2-4KM就可恢复额定压力。由于使用了橡胶气泵,使用中,免去了活塞泵通常需要的润滑等维护。
橡胶泵容积约2.7cm3,行程约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先成,未经何先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5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力扫地机
- 下一篇:宽带全向性辐射危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