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道岔可挤换向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01191.X | 申请日: | 199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6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润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铁路运输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7/20 | 分类号: | E01B7/20 | 
| 代理公司: | 鞍山钢铁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际复 | 
| 地址: |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道岔 换向器 | ||
一种手搬铁路道岔安全转辙保护装置。
为了提高铁路运输效率,铁路道岔转辙机构已逐步由电动取代手搬,但在有些地方,特别是在某些大型企业、矿山手搬铁路道岔转辙机构仍占有相当比例。在行车中,由于司机误认信号或误认道位或搬道员搬错道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挤岔事故,造成尖轨弯曲,岔尖扭曲或断裂,牵纵拐和连接杆变形,牵纵拐座的基础倾斜或位移等,特别是受到破坏的部件在弹性变形恢复后,岔尖与基本轨之间会出现20毫米左右的有害间隙,一但不能及时发现,待逆向来车通过时,还会造成脱轨掉道或四股道重大行车事故,其经济损失无法估计。
经检索得知,申请号为85202972中国专利记载的铁路安全挤岔装置,只能适用于铁路道岔电动转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设计出一种适合于手搬铁路道岔安全转辙保护装置,无论搬道员误搬道岔或司机误认信号时,机车都会顺利通过,避免产生因挤岔造成的行车事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该装置放在手搬铁路道岔转辙机构的连接杆与尖轨连接板之间,取代现有牵纵拐机构,箱体固定在基础上,与转辙把柄相连接的传动杆通过箱内并固定在箱内的换向架上;换向架上铰接由拉伸弹簧连接对称布置的二根锁拐,锁拐的拐臂与带有二斜面的换向杆接触,换向杆与箱体外连接板连接,上述称为锁闭机构;压缩弹簧放入铰在换向杆上的弹簧连接支座和铰在换向架上的弹簧摆动支座之间,上述称为助推机构;一组双联平行四连杆分别与固定在弹簧摆动支座上的摆架及摆动齿轮铰接在一起,摆动齿轮装有接通、断开电路的接触开关,并与挤岔显示极的小齿轮相啮合。上述称为显示报警机构。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如图一所示,箱体(1)固定在基础上,在正常转辙时,转辙握柄带动传动杆(3)及固定在传动杆(3)上的换向架(2)作往复运动,换向架(2)上的锁拐(4)、锁闭拉伸弹簧(5)、换向杆(6)、弹簧连接支座(7)、助推压缩弹簧(8)、弹簧摆动支座(9),摆架(10)也同步做往复运动,显示报警机构的平行四连杆(11)只作摆动,十字连接盘(12)、摆动齿轮(13)并未转动,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机械显示、灯光、音响均无报警,见图二a、b。事实上,此时通过拉杆(16)作用在换杆(6)上的拉、压力远小于二根锁拐(4)的拐臂与换向杆(6)的二斜面间的解锁力,因此,锁闭、助推机构保持平衡。
当车轮(23)从直轨由左进入道岔时,则发生挤岔,见图a、c,车轮(23)的轮缘对尖轨(22)产生侧向挤压力,通过尖轨连接板(19),连接杆(18),可调直角拐(17),连接板(16)传给换向杆(6),随着车轮(23)继续行进,轮缘对尖轨(22)侧向挤压力急剧增加,直至传递给换向杆(6)的轴向力达到一定时(也就是等于或大于二根锁拐(4)的拐臂与换向杆(6)的两斜面间的解锁力时),右侧的锁拐(4)则顺时针转动,当岔尖(21)离开基本轨(20)一定小的距离时,也就是右侧锁拐(4)与换向杆(6)分离时,助推弹簧(8)迅速将换向杆(6)推向右侧,通过各传动件使尖轨(22)向反向基本轨(20)密贴,密贴后的尖轨(22)仍保持一定的持久侧向力。由于弹簧摆动支座(9)和摆架(10)及摆动齿轮(13)同时转动一定角度,挤岔显示板(14)的小齿轮也转动了一定的角度,挤岔显示板(14)机械位置显示,摆动齿轮(13)上的接触开关接通电源,音响和灯光报警装置(15)发出报警信号。
当车轮(23)从曲轨由左进入道岔时,则发生挤岔,见图二b、d,其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同,只是整个动作反向。
在图二c中,如若将传动杆(3)向右移动全程后,就会出现图二b状态,如若将传动杆(3)往复移动两个全程动作后,就会出现图二a状态。在图二d中,如若将传动杆(3)向左移动全程后,就会出现图二a状态,如若将传动杆(3)往复移动两个全程动作后,就会出现图二b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后,对于铁路安全运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既使发生挤岔现象也不会损坏铁路道岔转辙机构及造成行车事故,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铁路运输公司,未经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铁路运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11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自动收集器
 - 下一篇:检定计量用流态粒子恒温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