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次音乐报警钓鱼器无效
申请号: | 90200123.X | 申请日: | 1990-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4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03 |
发明(设计)人: | 贺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俊峰 |
主分类号: | A01K97/12 | 分类号: | A01K97/12;A01K9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6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次 音乐 报警 钓鱼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器的改进。
目前普遍使用的钓鱼器靠用眼睛观察鱼漂的沉浮,很容易使眼睛疲劳。特别是在光线暗、距离远的地方,使用很不方便,对于初学钓鱼者来说,鱼儿咬钩后,什么时候拉线掌握不准,影响了钓鱼的质量。
根据现有资料,有一种利用鱼线受到拉力来触动电子开关面工作的电子音乐钓鱼器,但这种钓鱼器要求拉力在20-30克,且灵敏度比较低。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以上缺点,对电子音乐钓鱼器进行改进。以提高自动报警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不仅做到鱼儿戏钓时报警,同时也准确指示何时收杆。它是利用简单的压力传感装置,利用水的导电性和水下压力来触动电子开关,在鱼漂浸入水下不同深度时发出两种不同的音乐声,解决了鱼儿咬钩后自动提示收杆的问题。
附图1是特制鱼漂的纵切面图。
附图2是装在鱼杆把端内的音乐发生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本钓鱼器是由特制鱼漂、特制鱼线(图1)、音乐发生装置(图2)和钓鱼杆等组成。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其结构。
特制鱼漂由外壳(9)、支撑体(8)、电极(10)、金属片(11)、胶质弹性薄膜(12)、平衡块(7)等组成。外壳(9)由硬质绝缘材料制成,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在外壳的上面开两个细孔(6)(13)和两个接线点(5)(14)。
支撑体(8)的中心开一小孔,将电极(10)装入此孔并固定,将装有电极的支撑体装入外壳的内腔并固定于中间位置。外壳(9)的开口端用胶质弹性薄膜(12)密封,该薄膜的中心固定一块小金属片(11)。金属片(11)与电极(10)相对并留有间隙。金属导电丝(1)进入小孔(13)与金属片(11)连结,金属导电丝(3)接在接线点(14)上,金属导电丝(4)接在接线点(5)上再进入小孔(6)与电极(10)连结。金属丝(1)、(4)分别接好后,将小孔(6)(13)密封。接线点(5)(14)为裸露点。在外壳(9)的外周套一个用金属薄片做的固定圈(15),固定圈(15)的下面悬挂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平衡块(7),使整个鱼漂在水中保持平衡位置,不致于上下翻滚。固定圈的顶端有一小孔,普通钓鱼线(2)穿过小孔,从固定圈与外壳之间通过,一端拴鱼钩。
特制鱼线由三根彼此绝缘的金属导电丝(1)、(3)、(4)和一根普通钓鱼线(2)组成。
电子音乐发生装置(图2)由两个KD系列音乐集成片(16)(17)、两个相同的辅助电路(18)(19)和压电陶瓷片(20)组成。两个集成片(16)(17)选用两种不同型号的KD系列音乐集成片,以便发出不同的音乐声。图2中的接线点(1)、(3)、(4)分别与三根金属导电丝(1)(3)(4)相连接。接线点(21)、(22)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电源可用普通的干电池。整个音乐发生装置及电池可装入钓鱼杆的把端内,也可放在身边。
两次音乐报警钓鱼器的工作过程是:当鱼儿戏钩时,轻轻地将鱼漂向下拉,当鱼漂刚浸没水中,由于水的导电性,裸露的两个接线点(5)、(14)便连通,使两根金属导电丝(3)(4)接通,一个音乐集成片(16)便开始工作,发出一种音乐声,但此时鱼儿并未上钩,不宜收杆。当鱼儿上钩后,便带着鱼钩向深处游,此时鱼漂被拉入水中越来越深,在水下压力作用下,外壳(9)一端的胶质弹性薄膜(12)被压向内侧,使薄膜上的金属片(11)与另一个电极(10)接触,两根金属导电丝(1)(4)连通,从而触发音乐集成片(17)工作,发出另一种音乐声,此时鱼儿已经上钩可以收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功能齐全等优点。最大特点是能提示钓鱼者鱼儿正在上钩和准确指示何时收杆。适合于光线暗、视力弱的条件下钓鱼,可防止眼睛疲劳,尤其适合于初学钓鱼者和夜间垂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俊峰,未经贺俊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01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