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厌氧生物能流体动力全自动工作器无效
申请号: | 90109562.1 | 申请日: | 199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766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何黎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黎民;李永生;何伟阳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2103***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能 流体 动力 全自动 工作 | ||
1、一种沼气池工作器,尤其是一种农用工作器,主要由活动盖[10]、圈水槽[23]、圈水槽立管[27](或[49)]、自循管[24、40、46](或只设[28]代替)、多功能活动罩[26、43、99]、抽排管[31、39]、专用进粪管[22]、导气管[21]和防塞棒[4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
a、位于水压间[1]的活动盖(罩)[10]连接于圈水槽外墙[51],多功能活动罩[26]位于圈水槽立管[27]的外侧,罩外并插有连接活动盖(罩)的抽排管、专用进粪管、导气管和自循管;
b、活动盖中连接有立管[49],且立管内设多功能活动罩,其中自循管[46]的一端经立管连通于水压间[1],一端接于多功能活动罩和池内气室,立管[49]内外有专用进粪管、抽排管和导气管,罩于立管[49]内的多功能活动罩[43、99]中,可设漏斗式粪草进料管[30]管内的插接口[53]可插接有自循管[40],抽排管[31]的排液管[34]连通水压间;
c、活动盖(罩)连接于立管[49],且管内的自循管[40]、排液管[34]连通水压间,立管内外设有导气管[21]和自循插口[74],自循插口由自循管[46]连通活动罩[26、4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池工作器,其特征在于采用稳盖螺杆〔5〕上端插梢〔4〕插连于沼气池上的可固定设施(水压间墙预留孔)〔3〕,下端顶压均力垫圈〔7〕于活动盖〔10〕,石棉圈〔9〕泥封活动口〔50〕的内侧(瓶塞式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池工作器,其特征在于活动盖〔10〕的厚度为国标沼气盖常规值(80mm)的1/25以上(小于8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池工作器,其特征在于圈水槽〔23〕外墙〔54〕插接导气管〔21〕、自循管〔24〕,槽底设有可插接专用进粪管〔22〕、抽排管〔31、39〕和排淀杆〔29〕的插口〔32〕,立管〔49〕设有自循管〔40〕于自循口〔28〕。
5、如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沼气池工作器,其特征在于立管〔49〕管壁内设有自循管、排液管插口〔74〕及专用进粪管插口〔32〕和稳罩屈杆〔43〕的预留孔〔42〕,并插接导气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池工作器,其特征在于设活塞抽杆〔38〕、阀门〔35〕、曲形排液管〔34〕和浮能单向排液管〔33〕(分软硬管),阀门下的排液管〔34〕连接橡性油封圈〔36〕于水压间〔1〕底或活动盖上,橡性油封圈中插接在液面上下能浮动的单向排液管〔33〕;抽排管主管〔31〕底端设阀门〔35〕,阀门以上设有排液管〔34〕(连通水压间)和活塞抽杆〔3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池工作器,其特征在于漏斗式连续性粪草进料管〔30〕连于活动罩圈墙〔51〕,管的上端漏斗为活动罩〔26〕的罩顶,其上面接插有导气管,活动罩圈墙中设插自循管〔46〕经立管〔49〕的插口〔74〕与水压间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池工作器,其特征在于罩顶〔52〕中部连接于漏斗式连续性粪草进料管〔30〕,管的立墙通过口(插口)〔53〕与抽排管〔31〕的排液管〔34〕、防塞自循管〔40〕相连接,通向水压间,排液管〔34〕通过漏斗式连续性粪草进料管通过口〔53〕连接于水压间;活动罩圈墙〔51〕外接插自循管〔46〕,连接立管〔49〕插口〔74〕与水压间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池工作器,其特征在于罩顶〔52〕在零压线上,罩墙〔51〕在极限水压水位线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池工作器,其特征在于设有自动(液动)浮能机械搅拌系统与自动输气启动液循环池内液面喷射搅拌系统。由支承架〔69〕、池心轴套管拾滤器双向搅拌轴〔62、63〕、浮盘〔37〕、限压输气装置〔71〕以及恒压气罩〔72〕等组成,水压间〔1〕上的浮盘〔37〕的承轴杠〔58〕与套管双向拾滤器搅拌轴〔63〕联动;池心搅拌轴〔62〕被套于套管双向拾滤器搅拌轴〔63〕槽内(起限制和带动轴〔63〕),并连接于支承架〔69〕、轴承〔59〕至摇手〔70〕,导气管〔21〕连接于限压输气装置〔71〕和恒压气罩〔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黎民;李永生;何伟阳,未经何黎民;李永生;何伟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95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发各种新型芽菜的新方法
- 下一篇:多用途洗涤护肤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