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钕铁硼制品的除锈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104216.1 | 申请日: | 199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6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梁素珍;陈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G5/00 | 分类号: | C23G5/00;C23C14/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连寿金 |
地址: | 3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钕铁硼 制品 除锈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除锈的方法及设备。
钕铁硼是一种新型永磁材料,与其他的永磁材料比较,具有更高的剩磁感应强度和矫顽力,价格低廉,机械加工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需要永久磁场的仪器仪表及设备中。
钕铁硼制品主要缺点是很容易生锈,如暴露在大气中10多个小时便开始生锈。用于精密仪器仪表中的钕铁硼制品的基本要求是:
a、零件原有的尺寸误差很小。除锈后不应对零件尺寸误差产生影响。
b、磁特性保持恒定。钕铁硼属于低居里点的材料,其居里点温度为300℃,除锈时加热温度受到严格限制,否则因高温加热会完全失去磁性,又不能通过充磁恢复磁特性。
上述要求给钕铁硼制品除锈、防锈带来困难。常用的除锈方法是酸洗法,包括去油和酸洗去锈工艺。缺陷是:深度腐蚀的零件,充分酸洗必然影响零件尺寸,超过允许误差,导致零件报废率高,一般报废量达到7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钕铁硼制品的除锈方法及装置,应用这一方法和装置可为钕铁硼制品快速除锈,同时不会影响零件的尺寸误差和磁特性。
实施这一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退磁。
对已充磁的零件,用退磁机退磁,或在空气中加热至200℃,保温120~180分钟,使其失去磁性。
2.汽油超声波清洗,去除表面油污等脏物。
3.氢等离子体去锈。
4.充磁,
本发明方法包括退磁,超声波清洗,在设有上极板、下极板、加热器和充气器的真空室中实施等离子体除锈,充磁,其特征在于:经退磁和清洗后待除锈的钕铁硼制品置于接地的下极板51上,下极板51与上极板31之间距离为20~30mm,抽真空至0.13Pa数量级,卤钨灯加热器54将工件6逐渐加热至90℃~200℃,保持恒温;由充气器2充入氢气,氢气压力为9.33pa~133Pa,流量为0.5~5.0ml/sec;下极板51接地,上极板31接射频功率源,其功率为80~200W,功率密度为0.12~0.32w/cm2,产生氢等离子体在5~20分钟内除净钕铁硼制品表面的锈斑。
本除锈方法采用的最佳数据是:卤钨灯加热器54对工件6最佳加热温度为100℃~120℃,氢气最佳压力为53.3Pa~106.6Pa,氢气最佳流量为0.7~2.0ml/sec,最佳射频功率为100~120W,最佳功率密度为0.16~0.19w/cm2。
氢等离子体除锈的具体时间,视生锈程度、加热温度、充入氢气的压力流量、施加射频功率大小而定。
适用于上述除锈方法的装置,示于图1~图3。
图1为钕铁硼制品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真空室
11-钟罩
12-底板
13-排气管
14-观察窗
2-充气器
31-上极板
4-屏蔽板
51-下极板
6-工件。
图2为充气器2和上极板3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21-充气管
22-喷气头
23-绝缘套管
24-下部设有外螺纹的金属套管
25-螺母
31-上极板
32-电极盖板
33-螺钉。
图3为下极板51布置示意图,图中:
51-下极板
52-热屏蔽板
53-电极支架
54-用于加热工件6的卤钨灯加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4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