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压离心浇铸法无效
| 申请号: | 90102968.8 | 申请日: | 199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03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颜连汕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连汕 |
| 主分类号: | B22D13/04 | 分类号: | B22D13/04;B22D27/1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离心 浇铸 | ||
本技术属有色金属浇铸范畴。是专门浇铸轴承合金轴瓦技术,称挤压离心浇铸法。
目前国内外轴瓦浇铸方法有二种:一是重力浇铸(又称静力浇铸)是利用金属本身的重力进行浇铸,冷却后成铸件、工艺原始。结晶粗大并伴有气孔、针孔、疏松等缺陷,同时粘合质量上也难保证。其工件必须放大2-3倍的加工余量进行补救。二为离心浇铸法,即将合金熔成液态时加以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进行浇铸,冷却后成铸件。其气孔、针孔、疏松现象减少。但因在铸造过程中铸件各部位与旋转轴心距离不同,因此离心力也不等,一般在浇铸件外径部位因离心力大,晶体较为致密。内径部位则略为疏松。且化学成份偏析也较大。合金中比重大的易聚集在铸件外围,比重小的集于近轴心部位,在使用范围上,因其纯依赖离心力。因此对大的铸件,不对称的异形铸件及连体轴瓦就不能采用。
上述两种浇铸方法。由于各自缺陷,对轴瓦产品难以保证质量,而当前产品的质量要求日趋提高,轴瓦结构上从有槽向无槽平背轴瓦发展,使用要求也向中速高速进行发展,对轴瓦质量检测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不得不从浇铸工艺和前处理上作出新的改进。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二项浇铸方法的不足,新研制出一种国内外迄今还没有的浇铸方法-挤压离心浇铸法。此种技术操作简便,不但适用于批量产品生产,并为单个产品,修理品及使用厂自制备件提供方便。并能达到较完善的质量要求,使用挤压浇铸法的优点其一,解决了静力浇铸和离心浇铸所不能保证的结晶细化、气孔、针孔、疏松等现象。
其二、能保证合金与轴瓦本体的良好粘合。
其三、不受合金轴瓦外形条件的限制,特别对连体轴瓦的铸造,成为一种独特的浇铸方法。
其四、能降低成本百分之五十甚至数倍不等。采用此浇铸方法,加工余量可以减少到最低点,可减少50%用料,主要是一反静力浇铸芯座静止及离心浇涛无挤压力状况,利用芯座的旋转带动合金在液态时不停转动,当合金冷却到液态与固态临界点时利用芯座中的活动的凸面加以全面挤压。使合金与轴瓦外壳粘合得平整良好,合金结晶受挤压而更紧密细化。
其实现之具体方法:根据图 1:
(一)将轴瓦体(3)用空位模板[(2)下模板(4)上模板]固定在转盘(1)上。转盘(1)转速调速电动机带动,其旋转方向与芯座(5)作逆向转动。转速6转/分-24转/分之间。
(二)芯座(5)由调速传动机构(6)带动,转速116转/分-320转/分之间。
(三)调速传动机构(6)固定在横梁(7)上。可装置单头芯座(5),也可根据浇铸工件之需要装置多头芯座。
(四)横梁(7)在立柱上可作上下移动,则可根据浇铸工件之高低作调整,以及芯座(5)进入轴瓦体(3)及浇铸后脱出轴瓦体(3)。
(五)所需挤压力的大小,可随意调整芯座(5)上的凸面(9)的凸出多少而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连汕,未经颜连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2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效除草剂
- 下一篇:一种方便面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