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压合成树脂的挤压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0102280.2 | 申请日: | 1987-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0B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板仓和明;高桥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普拉科 |
| 主分类号: | B29C47/50 | 分类号: | B29C47/50;B29C47/7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宪模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合成树脂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挤压合成树脂的挤压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包括两个挤压器、其中一个挤压器的进料口与另一个挤压器的出料口相连的挤压合成树脂的设备。
日本专利公开(Kokai)48-79864公开了一种普通的挤压设备。这种挤压设备包括有第一和第二挤压器,每个挤压器都有一个机筒,每个机筒里都有一根螺杆。位于前部的第二挤压器有一个进料口,它与位于后部的第一挤压器出料口相连。该进料口具有一个横截面大小与送入第二挤压器机筒的成型材料横截面大小相对应的横截面。
因此,成型材料通过位于后面的第一挤压器被软化成半熔状态,并通过第二挤压器的进料口被送入该第二挤压器的机筒和螺杆之间的空间。但是,当该空间充满了半熔树脂时,除了螺杆的螺旋棱或刮板外的螺杆外表面上就出现了问题。更具体地说,在螺杆的外表面上发生了轴向不供料现象,而且这种半熔的树脂粘附在螺杆的外表上。半熔的树脂在已经粘附上的树脂上逐渐积累,因此使机筒和螺杆之间的空间横截面积显著减小。此外,已经粘附了长时间的树脂会从螺杆上脱离,并被传送到出料口,结果使树脂的出料量不稳定,并且树脂的质量降低。
日本专利公开(Kokai)48-79864上公开的第二挤压器具有一个排气孔,用于排出成型材料熔化时产生的气体。这种普通的排气孔被安置在机筒中靠近被用作成型材料的薄片被加热并开始熔化的位置,并且垂直穿过机筒。此外,该排气孔通常直接与一真空泵相连。
然而,排气孔附近的某些熔融树脂也从排气孔被向外挤出,并且由 真空泵抽吸,因而干扰了真空泵的运行。当真空泵不能正常运行时,必须暂时停止该挤压器的操作以清洗该真空泵,或者在清洗该真空泵期间将该真空泵转接到另一个预先放置的辅助泵上以驱动挤压器。这样的过程明显地妨碍了挤压操作并且不可避免地提高了操作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个挤压合成树脂的挤压设备,它能使从第二挤压器出料口挤压出来的熔化树脂的出料量稳定,它能够连续地被驱动而不需周期性地停止其运行。
以上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挤压树脂的挤压设备来达到的,该设备包括:
一个第一挤压器,它有
一个第一机筒,
在第一机筒的近端有一个将成型材料送入该第一机筒的第一进料口,
在第一机筒的远端有一个将包含在第一机筒中的成型材料送出的第一出料口,
被安置在第一机筒内并具有一个螺旋棱的一个第一螺杆,以及
与该第一螺杆相连并驱动该螺杆的一个第一电机;
一个第二挤压器,它有
一个第二机筒,
在该第二机筒的近端有一个将成型材料送入该第二机筒的第二进料口,
在该第二机筒内有分配/进料装置,它有多个通路,用于对第二进料口和第二机筒中的空间进行流体地连通,并通过这些通路将供给第二进料口的成型材料分配并输送至第二机筒内,
在第二机筒的远端有一个第二出料口,它排放出包含在第二机筒内的成型材料,
安置在第二机筒中的具有螺旋棱的第二螺杆。
一个与第二螺杆相连并驱动该第二螺杆的第二电机,以及
一个将第一挤压器的第一出料口连接到第二挤压器的第二进料口的连接部件。
此外,在第二机筒的侧壁上有一个排气孔,在这种挤压设备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有一个气密的真空室与该排气孔相连。
在机筒侧壁上形成该排气孔,当螺旋棱通过旋转向下运动时第二螺杆的螺旋棱的远端正对着该排气孔。排气孔的轴相对于水平线倾斜成预定的角度,结果使排气孔的外侧端比其内侧端处在更高一些的水平位置上。
图1是按本发明的完整的挤压设备的部分剖面平面图;
图2是沿图1中Ⅰ-Ⅰ线剖开的第二挤压器的垂直剖面图;
图3是该第二挤压器进料口的部分剖面图;
图4是沿图3中Ⅱ-Ⅱ线剖开的第二挤压器的垂直剖面图;
图5是第二挤压器衬套和分配套的部分剖面图;
图6是第二挤压器的一个垂直剖面图,示出了一种改进的分配套。
现在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普拉科,未经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普拉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2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